文化视角下的隐喻翻译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4907 浏览:1648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摘 要:人们开始隐喻研究已有几个世纪,但传统隐喻研究只是局限在修辞学领域,把它当做一种修辞手法而已,现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在研究者看来已经不仅是修辞,而是一种思维模式。这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许多中国学者也热衷于隐喻的研究和介绍西方关于隐喻翻译的理论,但是很少有人跟实际运用结合,因此导致一个局面:这些研究没有广泛应用,而且没有一个指导性的隐喻翻译原则。因此,基于纽马克的七个隐喻翻译策略,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两个隐喻翻译原则和四个隐喻翻译策略,希望可以有作于隐喻翻译研究。
  关键词:隐喻,文化,翻译原则和策略
  引言
  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差异。本族语言中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对于外国读者就苦涩难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得加以解释。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语言交流,更是文化交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注意语言的转换,更要从文化角度着眼。隐喻体现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种思维模式,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对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不但可以加深对英汉语言深层次的了解,而且有利于对隐喻的理解和翻译。
  

一、 隐喻及其定义

  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phor,意思是“的转换”,即赋予一个词它本来不具有的涵义是用一个词来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1]的定义是:“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
  

二、 隐喻的翻译

  以前,隐喻看作是语言学修辞的一种手法。到20世纪,对隐喻的研究开始进入一个多学科研究阶段,尤其是到了70年代后期,欧美学者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其中以Lakoff &Johnson的研究最具代表性,莱卡夫和约翰逊在其合著的《赖以存活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2]。他们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一类事物来理解、认识和解释另一类事物,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隐射过程。他们提出隐喻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不仅仅是在语言中,也在思想和行动上。
  Dagut的文章《隐喻能够被翻译吗》引起了对隐喻能翻译与否的广泛讨论。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模式,那么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的人类生理机制和类似的经验会导致存在相似性的隐喻存在,而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背景产生的隐喻会大不相同,那么译者在面对完全两种不同的文化时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推动文化交流?笔者将根据纽马克提出的隐喻翻译七个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有助于隐喻翻译。
  

三、 隐喻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隐喻研究的白热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越来越关注隐喻的翻译,只是目前大都热衷于用传统的翻译策略来解决。比如直译法,意译法将两者结合。且没有一个系统,大多介绍外国的翻译理论。俗话说,无规则不成方圆,对于隐喻翻译也是一样,得有一个翻译原则来指导。奈达提出,翻译就是翻译[5].语言既然从属于文化,那么在翻译隐喻的过程中就不能不考虑文化因素,也就是说,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文化因素,笔者认为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保持原隐喻的特点,二是考虑到不同的隐喻内部固有的文化含义。
  尽管纽马克把隐喻翻译的策略分为七个,1.在目的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 2.用目的语中合适的喻体代替源于中的喻体 3.用明喻代替隐喻,保留喻体,4.明喻和喻底相结合 5.将隐喻转换为喻底 6.省略 7.隐喻与喻底结合,但是笔者认为中英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就只有四个:(1)相同的本体,类似的喻体(2)相同的本体,不同的喻体(3)不同的本体,相似的喻体(4)隐藏的本体和喻体。所以基于上述两个翻译原则和分类,笔者认为可以把纽马克的七个翻译策略说短为四个就行。
  一. 直译 与纽马克策略1一样,应用于有相同的本体,类似或一样的喻体的隐喻翻译中。无论是形式还是文化上都一样,也就是说即使它们属于不同的国家,但是因为相同或类似的认知心理导致相同的经验,正如奈达所说的语言的基本结构90%相似的,语言的相似性远远大于差异性[3]。比如:莎士比亚的“All the world is a stage,and all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they h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朱生豪先生翻译为“全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有都上场的时候”。因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经验:人生如戏,所以直译可以让读者很好地理解,又能够准确表达出原隐喻的特征。
  二. 转译 该策略对应于纽马克的策略2和策略3,用于不能采取直译,而隐喻又有引申的含义,但是喻体不一样时,此时用别的一个隐喻或明喻来替代。为了交流的方便,用目标语言中找到一个能够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感情的来替代,比如中国人经常把猪和笨,狐狸和狡猾联系在一起,所以“as cunning as a pig”不能翻译为“像猪一样狡猾”而是应该翻译为“像狐狸一样狡猾”。
  三. 保留原来的再加注 类似于纽马克翻译策略4和7,该策略保留原隐喻的喻体,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对于目标语的读者来说可能会理解存在困难时加注。尤其是有历史典故含有历史特征时,加注。与传统的加注法区别在于,该策略主要有三种形式的补偿策略:标出内在文化,解释涵义,将二者结合起来。例如:He languidly wrote to his brother…that the female Boundby instead of being the Gorge he had expected was young,and remarkably pretty.(Dickens,Hard Time,Book Ⅱ,Chapter Ⅶ)翻译为:那位女的庞得贝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看一眼就能把人变成石头的女妖人高根,而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人。高跟姐妹是希腊神话中丑陋的女人,译者加入了解释性话语“一个看一眼就能把人变成石头的女妖”就把原作品中的意思和文化都很好地表达出来了。
  四. 保持意思舍弃 此策略对应于纽马克的策略5和策略6。如果隐喻是多余的,译者可以将之舍弃,只要保持意思完整即可。尤其是中国的一些传统神话对于外国人来说可能会很荒谬理解。例如:穷棒子闹革命,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4]译文为:When we pass from the old society to the new,each of us shows his true worth.译者把“穷棒子”“八仙过海”的完全舍弃了,直接翻译出它的意思,这样简单易懂。
  

四、 结语

  如今的隐喻研究已经是一个跨学科、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从修辞领域到语用学领域,尤其是认知学的介入给隐喻翻译提供了新视角,隐喻是一种思维模式,那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文化层面的异同,笔者基于纽马克的七个策略,认为可以简单归为四类翻译策略,希望有助于隐喻翻译的研究,并提醒译者树立文化意识。(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Guralnik,Did.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Cleveland:William Collins Publishers,Inc.
  [2]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9:468
  [3]Nida,E.A(2001).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P106
  [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1:158
  [5]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