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旅游景区公共标识语的翻译原则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32686 浏览:147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摘 要】阐述汉英公共标识语之异同,结合跨文化交际的翻译理论,以桂林景区公共标识语英译为例,提出在景区公共标识语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当遵循四大原则:地道原则,“译、雅译或不译”的原则,语言简洁、精确表达原则,礼貌原则。
  【关键词】跨文化 旅游景区 公共
  标识语 翻译原则
  0450-9889(2013)07C-0108-02
  外国游客的日益增加,完善旅游景区公共标识语的翻译工作极为,其英译文本要能有效地传达信息,实现它的社会交际功能。
  知名学者Landry & Bourhis将“公共标识”(Public Signs)这个术语定义为:告示牌、路标、商业招牌及地名,政府和私人标识构成了区域的语言风貌。旅游景区的公共标识语对外国游客重大,是传播信息的途径。2009年底,国务院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永久落户桂林。但目前桂林的旅游景区公共标识语的英译状况还不够理想,为此,应加以完善,为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扫清障碍,以免影响桂林旅游。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探讨旅游景区公共标识语的翻译原则。
  

一、汉英公共标识语之同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公共标识语一种特殊的文体,并影响到公众生活的各方面,为他们提供信息怎么写作。汉英公共标识语都可分为四类,即指示性公共标识语、提示性公共标识语、限制性公共标识语和强制性公共标识语。在旅游景区中具体表现为:其一,指示性公共标识语。它向游客指示怎么写作内容,提供某种相关信息或指南,如:票务与旅游中心(Ticket & Trel Centre)、问询怎么写作(Information)、 公共厕所(Public Toilet)等。其二,提示性公共标识语。它向游客提示或告知相关信息,没有特指,但使用广泛,如:请勿践踏草坪(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请在此交款(Please Pay Here)等。其三,限制性公共标识语。它对游客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规范游客的行为,但指令性语气较弱,语言应用直截了当,如:顾客止步(Staff Only)、残疾人通道(Handicapped Only)等。其四,强制性公共标识语。它要求游客采取或不得采取任何行动,指令性语气较强,语言应用直白、强制、无商量余地,如:严禁吸烟(No Smoking)、禁止通行(Don't Walk)等。
  不同国家的标识语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旅游景区公共标识语时,一定要了解目的语国家标识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差异。英语国家公共标识语的语言特征主要为:其一,大量使用名词。其二,普遍使用动词、动名词。其三,使用词组、短语。其四,应用缩略语。其五,不用生僻词汇。其六,文字与图形标志并用。其七,一般应用现在时态。其八,普遍使用被动结构。其九,使用祈使句。其十,强调用语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其十一,用词简练,措辞精准。普遍使用实词、关键词,并省略冠词、代词、助动词等。虽然汉语公共标识语在语言特征与英语公共标识语有不少差异,但是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大量使用名词。汉英两种语言在表示指示性和提示性公共标识语时都大量使用名词,对设施和部门等进行说明,如:登记处(Registration)、咨询台(Information)。
  第二,普遍使用动词、动名词。汉英两种语言对具有动态的公共标识语都普遍使用动词、动名词向游客进行提示或要求,如:小心碰头(Mind Your Head)、登记入住(Check In)。
  第三,“请”/“Please”结构。为了使游客更愿意接受公共标识语发出的号召和要求,汉英两种语言都在一些公共标识语上常用礼貌用语“请”或“Please”, 如:请出示(Please Show Your ID)、请排队等候入场(Please Line Up)。
  第四,用词简练,措辞精准。景区公共标识语的社会功能是对游客的行为给予提示、指示、限制或禁止。汉英公共标识语都常用否定句(常常为祈使句)对游客进行约束和限制,给予警示;而用肯定句进行提示或指示性信息,句式简练。如:靠右站立、左侧疾行(Stand on Right,Pass on Left);升降车 严禁攀登(Don't climb on the lift truc)k。
  

二、汉英公共标识语之异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之间始终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一,又是文化的镜像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乃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的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开地会呈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汉英公共标识语从属于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化传统,所以两者存在不同之处,表现为:
  (一)名词中心词的修饰形式不同。汉英公共标识语虽然都大量使用名词性词组,但表达方式有差异。汉语表达方式为:“名词+名词中心词”结构,修饰成分直接在前修饰名词中心词;但英语结构却为:“名词中心词+介词+名词”,修饰成分常用介词连接放在名词中心词后面。如:大客车专用入口(Entrance for Buses)。
  (二)表达角度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公共标识语时常从相反的表达角度,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对公众行为的规范或禁止。如:非公莫入(Staff Only),汉语常习惯用否定句式,英语则常用肯定句式;伸手出水(Automatic Tap)、当心触电(Danger! High Voltage),汉语常用祈使句提示公众,而英语常用名词短语进行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