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理由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3608 浏览:57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简介:周佩君,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摘 要: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交际活动。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为双方巨大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差异,会造成交流沟通上的误解和茅盾。电影《刮痧》正是讲述了中国家庭在美国生活的跨文化交际过程,深刻反映出中国和美国文件的差异,本文着重分析这些跨文化差异产生的理由和反映出的理由。并且从中寻找不同文化间的相同之处,和良好的跨文件交际方式。
  关键词:刮痧;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对比
  

一、跨文化交际的含义和障碍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语言、文化背景等差异造成巨大的沟通障碍,使得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开的出现理由。在跨文化交际中,主要有三大障碍;第一是认识上的误区,即简单的认为对方和自己有着一样的想法,没有考虑到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第二是刻板印象,经常会听到说“法国人很浪漫”、“德国人严谨”、“美国人都很热情”等等,即使你从未接触过法国人、德国人,你就已经对他们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会造成交际中的理由。第三是民族中心主义,所谓民族中心主义就是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管理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①虽然人们不会大声宣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最优秀,但是在潜意识中却经常这么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便会无意间表现出优越感,引起对方的不快。
  

二、电影《刮痧》体现出的跨文化差异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家庭因为“刮痧”这一中医传统治疗策略而引起的一连串事件,深刻的展现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中西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巨大茅盾和文化误解。电影最开始的时候,先展现出主角许大同和简宁这对中国夫妇在美国的美好生活,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美国社会,似乎已经度过了文化休克时期,完全没有跨文化交际的理由了。,他们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一定的社会地位,许大同更是了电脑游戏设计奖,证明了他在美国的价值。其次,他们在家里也说英文,给孩子创造完全的英语环境。最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基本西化。许大同会和上司兼好友约翰·昆兰说“他说你应该加我工资”,把游行的人们说成“免费宣传”,这些典型的美国式玩笑。简宁和昆兰的妻子劳瑞娜打招呼的时候会使用贴面礼。一切看起来,就像许大同得奖时候说的那样,他实现了他的“美国梦”。
  然而一连串的事件,让这个美好的中国家庭迅速的陷入了崩溃,反映出了他们潜意识中与美国文化格格不入的中国式思维。影片的许多细节都体现出中西方之间的跨文化差异。
  第一,刮痧。这是一切的导火线,也是许大同儿子的最证据。刮痧是一种中医传统的治疗策略,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并且人都会使用,最大的缺点就是会在背部留下非常恐怖的青紫色痕迹。但是刮痧的理论根据与西医完全不同,许大同在听证会上这样解释:“几千年来中医认为人有七经(jing)八脉(mai),就像无数小溪流向江河,江河又奔向大海。人的身体就像非常复杂但看不见的生命的网络,如同计算机网络一样。人的气(qi)发自丹田(dantian),又回到丹田,也是同样的。”毫无疑问,这样夹杂着“经”、“脉”、“气”、“丹田”的说法,完全无法让美国人明白。表面上看起来,这是许大同的语言应用理由,他无法用英文解释清楚刮痧给美国法官听。实际上,这体现出中西方之间不同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中国哲学里面有玄学的,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天人合一”,所以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和直觉思维。辩证思维方式强调看待事情的整体性、平衡性,认为“人体小宇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天地大宇宙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②刮痧和许大同的解释正体现出这样的思维方式。而西方思维讲究科学和逻辑推理,西医建立在解剖学上,他们相信看得见血肉和器官,不理解看不见的“经脉”和“气”。一个中医用英文向约翰·昆兰科学、详细的解释刮痧的原理:“一般,针灸和按摩能治的病,刮痧都可以解决。刮痧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刮痧可以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容量和流量,有利于血液循环,重建人体自然生理循环。”专业的解释,有理论基础,有逻辑推理过程,自然就了美国人的理解和认同。
  第二,“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在丹尼斯和和昆兰的儿子保罗打架之后,许大同要求儿子丹尼斯给保罗道歉,甚至打了丹尼斯的头一下。这件看起来简单的小事,却隐含了中西文化间的两个差异。是关于孩子教育理由,在中国传统观念里讲究纲常,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权利,孩子也理当顺从父母的意愿。而打骂是一种管教方式,是爱的表现。许大同的父亲也说中国有句老话“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而在西方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会过多的干涉孩子,“打骂”当然也就算是了。其次是面子理由。因为这件事许大同和老板昆兰吵起来的时候说,“我打儿子是给你面子!”但是昆兰对此完全不能理解:“你打儿子怎么是给我面子呢?!你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子是一个很严重的理由。昆兰是许大同的上司,所以在两人的儿子打架之后,虽然昆兰说小孩子打架没关系的,但是许大同执意让丹尼斯道歉,以此来表示自己对老板的尊重。这是中国人自谦和表示尊重的习惯,贬低自己来抬高对方,这是一种礼貌的行为。而这在注重个人主义的美国人看来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第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儿童福利局的律师找来当年为丹尼斯接生的护士,指责许大同保大人,不要孩子的做法。这个情节非常有意思,中国夫妇的律师就反问护士:“如果许大同保孩子,不要大人,你是否要控告他妻子呢?”这说明,保大人,不要孩子的做法实际上并不是中西方之间的差异,但是相同的做法背后,却隐含不同的文化底蕴。在许大同看来,这个做法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思维。中国自古是农业文明,非常依赖气候和大自然,而气候又是变化不定,捉摸的。所以中国人养成了“居安思危”的思想观念,在现有的环境中考虑到未来的不稳定性,着重长远利益。但是在西方观念里,保大人是因为夫妻关系是最的家庭关系。在西方,核心家庭占主导地位。父母是一个单独的家庭,很少与结了婚的孩子住在一起;孩子未来也会有自己的家庭,而自己和伴侣直接才是最亲密的关系。这与中国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家族观念完全不同。除此之外,这个护士还表现,愤怒地斥责许大同为“野蛮的东方人”。这是个不那么的细节,但是体现出跨文化交际中最容易遇到,也是最难解决的理由,民族中心主义。这完全根深蒂固于人民的意识中,这个护士很露骨的表现了出来,而更多人则是无意识的优越感。白人歧视黄种人和黑人,中国也曾以“天朝”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