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23677 浏览:10716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4
【摘要】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性,在外语教学的同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新课程 教学策略
   1674-4772(2013)09-023-01
  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或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既包括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并在其中扮演角色。由于对其他国家的文化理解不深,在国际的交流中就存在了跨文化的交流。作为英语学习者,应该对文化差异有很好的理解。而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作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理由,对于的英语教学确实有重大的实际。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高中课本的新教材及相关的材料中有许多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下面将就其中的一些例子和场景进行列举和分析。
  1. 称呼(Addressing)。称呼习惯方面中西习惯也不大一样。英语国家常把男士称Mr,女士称Miss(未婚)或Mrs(已婚)。如果在不明对方是否已婚的情况下,可用Ms.注意的是:Miss可单独用以称呼女性,Mr或Ms通常是与自己的姓名或姓连用,而不能单独与名连用,Mrs只能与夫姓连用。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
  2. 介绍(introduction)。学习介绍自己和他人,有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之分。在会场上介绍一位来访嘉宾或人物时,主持人说: “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introduce to you professor wang, presid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这样的介绍既郑重又得体。在非正式场合介绍方式则随便多了。 带朋友到家里可这样介绍“Mum, this Joan, my clasate”, “Joan, I’d like you to meet my family . This my father ”等。在介绍两人相识时, 一般要注意一下:先男后女, 先少后老,先低后高,先客后主,先小姐后太太,先近后远等。
  3. 关心(showing concern)。教材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一个小女孩问一个老太太)Girl: How old are you? Woman: Ah, it’s a secret. 汉语里可以对任何人发问:你几岁了?以表示关心和亲切;而在英语国家,除了对小孩,人们不轻易问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女士或老人的年龄, 以免冒犯他人隐私权。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开问以下这些理由: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 What’s your religion? So you’re divorced, What was the reason? 这些关心式的理由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是属个人隐私理由,他们很privacy, 不愿别人过问个人的事。因此,根据他们的习惯,这样的理由不宜过问,否则就是失礼。
  4. 谦虚(modest)。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会谦虚一番:哪里,哪里。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拒绝时,美国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们之间跨文化的接触很可能是以一场交流失败而告终。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谦虚地说:“Here i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 , 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之间认为not good 的小礼物给别人。而在收到礼物时,中外两国的人士反应也不同。中国人把礼物收起,过后单独来看,而外国人性格直爽,他们更喜欢当着客人的面当众看礼物, 觉得这样才能显示对客人的尊重。
  那么怎样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呢?从教学角度看,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它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它一般应与实践课同步进行,而不能脱离实践。换言之,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地使用英语。因此,我认为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原则和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英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由于英语学科工具性、综合性的特点,英语教师除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外,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修养。教师知识面越宽,视野越开阔,教学时就能内容充实,厚积而薄发,左右逢源。
  2. 差异比较。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进行文化差异比较:中外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社会关系的差异 ;社会礼仪的差异 ;社会习俗的差异 ;文化内涵的差异等。
  3. 寓教于乐。高中英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着“培养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的宗旨,主要着眼于一个“活”字,贯穿一个“趣”字,突出“动”“快”“新”三大特点。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同时也是中国高等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切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以及外语的第二课堂里全面反映出来。
  [参考文献]
  [1]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戴炼栋等.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第二期.
  [3]罗云珍.中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理由与策略.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期刊网,2003.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