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与文化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23202 浏览:10599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简介:陈国琪,性别:女,籍贯:四川达州,学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是很的环节。考查学生的翻译水平,可以比较准确的了解到学生对汉语的读与写的掌握能力。翻译离不开文化,汉语翻译教学更加要注重翻译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是外国人学习、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所掌握的那种文化,是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文化。翻译教学的宗旨有两个“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
  关键词:对外汉语 翻译教学 文化
  1006-026X(2013)10-0000-02
  前言
  对外汉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是很的环节。考查学生的翻译水平,可以比较准确的了解到学生对汉语的读与写的掌握能力。关于对外汉语翻译教学,学术界已经做出了许多的研究,在本篇论文中,我只想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补充一些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涉及文化的翻译教学。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要素组成的。那么何以为文化呢?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文化泰勒的说法,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认识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广义的文化,借用季羡林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
  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可以知道,汉语是一门语言,可以从汉语内在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对学生进行讲解。但是“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是所认为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一切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文化吗?事实不是这样的,“对外汉语翻译教学的文化”是一个语言教学范畴内的概念,是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由此,也可以明白,“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与“文化”是从属于不同范畴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是它们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策略和研究概念不同的。研究文化,人类学有人类学的角度,社会学有社会学的角度;而研究“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语言学有语言学的角度,应用语言学有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是外国人学习、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所掌握的那种文化,是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文化。
  

一、翻译病句实例

  我这次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为母语的美国留学生,所以这里的翻译病句,就是指英语翻译为汉语的病句。
  留学生的汉语翻译中,出现错误主要包括下面这几点,借此我用文化的角度来结束引起这些错误的理由。
  

1、称谓翻译的错误:

  例句:(1)我爸爸的妹妹是我的阿姨。
  (2)我妈妈的弟弟是我的叔叔。
  留学生翻译aunt,uncle等这类表示亲属称谓的词,不能完全的对应汉语亲属称谓。在汉语翻译中,aunt对应的是姑姑,婶婶,阿姨等词语。Uncle对应的是叔叔,伯父和舅舅等词语。然而由于英语中没有将家庭关系的称谓划分得像汉语这样细致,所以留学生会产生翻译的错误。
  

2、成语翻译的错误:

  例句:(1)我想天之骄子的人才。
  (2)东部有雨后春笋的非国有经济。
  “天之骄子”就是指的人才,没必要写“天之骄子的人才”。“雨后春笋”不能直接做修饰词,“雨后春笋般”才是修饰词。这个是因为汉语中成语一般是有典故来源的,不是可以从字面意思简单推敲出来的,并且成语的词性也是由其典故来决定的,不是可以从成语结构而推出来的。试看“雨后春笋”这个词,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留学生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下雨后的春天的笋子”,但是其本来是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这里就有留学生从字面读不到的“的笋子”。然后在词性,留学生从字面意思来看“雨后春笋”就是指“笋子”这个成语应该是名词,但是这个成语是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成语突出的是大量涌现,该成语是副词。该病句中,留学生是理解到了“雨后春笋”的,也知道不是名词,但是却误认为了该成语是形容词,这也是由于没有从成语的典故来理解和使用成语,从而犯了错误。
  

3、词语的错误:

  例句:(1)我回家坐飞机。
  (2)我吃饭用筷子。
  这两句话如果用英语表示就是“I come home by air.”“I he dinner by chopsticks”,在英语中“by air”“by chopsticks”状语后置是正确的。但是在汉语中,这两个状语也表示动作,这样理解这样句子就用动作的先后来理解。“我回家坐飞机”,用汉语的思维来理解这句话,即是,我回到家再坐飞机。“我吃饭用筷子”,用汉语的思维来理解这句话,即为,我先吃饭再用手拿筷子。但是正常的是先坐了飞机才能到家,先拿了筷子才能吃饭,所以正确的句子是“我坐飞机回家”“我用筷子吃饭”。这主要是汉语讲究的思维的严谨和逻辑的先后,这也是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体现的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
  

4、量词搭配的错误:

  例句:(1)我会说三个语言。
  (2)中国有1000大学。
  英语中许多的名词都没有量词,而汉语中的名词几乎都要用量词来修饰,这样才可以显示其准确性。量词在古汉语中很少有的,的量词在古汉语中由别的名词动词演化来的。“门”在古汉语中的是指“区别不同人家的功能”,于是后来演化成可以区分不同的语言。“所”在古汉语中的思是处所,后来可用为量词,修饰处所名词,“大学”也是表处所的,所以用“所”来修饰。因此是“语言”的量词应该是“门”,“大学”的量词应该是“所”。这两个病句也是翻译中体现出来的语言学中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