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7725 浏览:2437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摘要:聚焦中职学校文化课,尤其是英语课,学生学习兴趣和状态令人堪忧:学生不爱学,老师没法教。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老师,还要担当起提高中职学生文化素养、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责任,采取积极措施,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教会学生、培养学生,让的中职文化课上出特色,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手段 吸引学生 教会学生 培养学生 中职文化课特色 高文化素养 技能型人才 社会认可
  聚焦中职学校文化课,学生学习兴趣和状态令人堪忧。我是一名中职学校的英语老师,一直担任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面对英语水平越来越差的学生,我有过40几个学生的课堂,只有两个或三个学生跟你交流、互动的尴尬,也曾有过怎么教也教不会的困惑。可尴尬和困惑过后,作为中职学校的文化课老师,还要担当起提高中职学生文化素养、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责任,采取积极措施,多媒体技术,让的中职文化课上出特色,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目前状况聚焦

  作为一名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师,从事计算机专业英语学科教学已有十几个年头。虽说是课程内容越教越熟练,但课堂上教学效果却越来越不容乐观。一个班四十多个学生,能和你交流的只有那么一小学生,甚至是三个、两个,大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不认真听课,甚至是趴在桌上睡觉。任凭你怎么调动,不跟你学了。毫无办法,老师们一再降低教学难度:读不懂短文,就记单词、背词组,可学生仍然是没有学习兴趣,该不学还不学。学生不爱学,老师就英雄无用武之地,施展不开,也就有了不爱教的情绪。面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一种状况,作为中职文化课教师,尴尬,困惑,叫苦连天,怨天尤人。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下降理由探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职学生不喜学文化课,英语水平下降,有其理由。
  

三、中职招生难,生源文化基础差

  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家长对独生子女高学历教育越来越热衷,越来越,使得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学习,进而考取大学。而中职生源越来越少,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越来越差,导致中职学生不爱上、不愿上文化课,中职文化课一再降低大纲要求,降低教材难度,中职文化课教师陷入了教不动、没法教,干脆不开文化课,学生不学、教师不教的尴尬境地。
  记得2000年带班的时候,一个班30几个学生,当我调查“没拿到初中的同学请举手”时,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低低地把手举起来。可现在,我这样问:“有初中的同学请举手?”这时,会有少数一学生高高地、非常自豪地把手举起来。十年光景,生源的好与坏对比竟如此悬殊。
  1、中职教育进入强技能、重实践,弱文化、轻素养的误区。
  当下,社会上由社会人力资源和保障部承办的技工培训学校与教育部承办的职业高中并存。技工培训学校可以强技能、重实践,注重课堂与工厂、教学与实践无缝对接,向社会输送合格技工周期短、方式灵活,他们可以搞短期培训,可以不学文化课。而职业高中面对的是初中刚刚毕业的学生,甚至是初三还没念完的分流生,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的是初中毕业生再学习的能力。要文化素养和高技能两手抓。而社会现实是:人们普遍认为职高生不有太高的文化素养,掌握技能,能干活就行。最终把职高生变成了简单初级劳动力。在这样的社会大氛围下,中职教育无端沦落为就业培训或岗前培训。这种社会误区对中职学生不喜学、不愿学文化课,英语水平越来越差,难辞其咎。
  

2、家长、学生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认识不足。

  由于升入普通高中无望,没有其他选择的中职生,对自己信心不足,家长和学生本身对未来都不抱太大、太多的希望,不愿对中职学习多投入,能学着就算,学不着就拉倒。只要不到社会上惹事儿就行。抱着这种心理的中职生对文化课不感兴趣。混三年毕业了,年龄也稍大了,直接就业。本来英语基础就差,再放弃不学,英语水平停滞不前,甚或还有倒退。
  四、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面对这样的中职学生,面对这样的一种教学状况,作为中职教育文化课教师,不能一味降低课程标准,调整课程难度;更不能叫苦连天,怨天尤人。相反的,要用对职业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和措施来应对,来吸引并教会学生。
  1、利用多媒体技术让英语课堂鲜活起来,吸引学生。
  中职的学生喜动不喜静。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吸引不了的学生。要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手段,冲击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例如,在给学生讲解the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硬件组成一时,我利用flash软件制作了微机组装过程动画,大屏幕投影,把动画播放给学生看。用学生极为熟悉的微机组装这一过程,将微机各个部件的英文名称介绍给学生。带领学生将各个微机硬件的英文名称对照大屏幕读准、会拼写,能将英文翻译成汉语。在学生基本掌握的情况下,再利用微机硬件实物组装做巩固练习。让学生用英文名称说出各个部件。比一比,谁能最快用英文说出各个部件,最终将微机组装好,并接入网络,当场在互联网上遨游。
  投影、网络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都参与了进来,而且效果比一根粉笔、一块黑板有了很大的提高。
  2、利用多媒体技术让难点简单起来,教会学生。
  利用多媒体技术鲜活了课堂,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跟着老师走,转变了学生不听课,老师没法教的尴尬局面。但的学生挑战困难的能力普遍不强,见硬就回,能一下子学会就学,一下子学不会,就不再碰第二下。所以对于教学中的难点,我仍然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让难点变得简单起来,教会的学生。
  教材中,program structure(程序结构) 一课,是最难的一篇课文。生词多,课文长,学生一看就头疼。,我利用前面的策略,将单词和短语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好。接下来,我利用计算机,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小段汇编语言求和的小程序(如图1)输入,让学生随意给出两个数,执行程序,这两个数的和。
  学生学过汇编语言,对汇编语言的这个求和程序很熟悉。这个小程序,把程序汉语结构领着学生回顾起来,再把程序英文结构展示给学生。经过记单词、执行程序、回顾汉语结构、展示英文结构几个步骤,把教学难点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学生带着兴趣,由浅入深,在还没感觉到难的时候,就把要学的知识学会了。
  3、利用多媒体技术让知识点串起来,培养学生。
  前面的努力,让课堂鲜活了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教学难点简单了起来,带领着学生挑战了困难,达到了抓住学生心,培养了中职学生学习文化课的习惯。但对于中职为社会培养合格技术型人才,这还远远不够,还真正动起脑筋,中职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措施,把的学生培养起来,让他们社会的认可。
  (1)教学资源库的建立:英语老师联合计算机专业老师,开发了教学资源库。资源库中包含单词和短语积累、课文注释、语法学习、计算机屏幕英语等几个模块。学生在课下可进入资源库,结合自己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复习和深入学习。
  (2)学习群的建立:利用学生爱聊的特点,建立学习群。学生可在群里发问,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参与讨论,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遇到的理由,引领学生走出学不会就放下,时间长了就落下的恶性循环。
  总之,奋战在中职学校文化课战线上的教师们,要走出学生不爱学、教师没法教的水深火热的尴尬境地,积极探索,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用对职业教育的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去应对,去吸引并教会学生,真正把的学生培养成让社会认可的技术型人才。让职教的招生、培养、输出形成良性循环,撑起职业教育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