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和异化视域中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22003 浏览:9687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9
[摘要]当代英文电影的片名在翻译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同的因素影响,翻译出的结果也大相径庭。电影片名在整个电影的推广和营销过程中有着“点睛”的作用,电影片名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和共性,同时也不能忽略电影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性。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代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同时总结出常用的翻译策略,并在其基础上举例进行佐证,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归化;异化;策略
  电影,作为一种广泛接受的艺术载体,具备各种变化万千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不经意之间体现在一幕一幕的光影之中。直到今天已经有百年历史之久的电影也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因素,同时商业性特性更加明显,可以说,电影已经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一座沟通的桥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人对国外电影尤其是英文电影的欣赏水平和品味也在不断转变。而一部电影的片名,则是对这部电影的第一印象,之于电影本身而言绝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国际电影市场现如今发展得已经相对比较完全,与此同时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在市场化的电影圈中,票房和口碑同样,而一个好的电影片名尤为关键。电影定名之后还要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能够反映电影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同时最好能够准确和生动以及富有商业特色,这也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学问。本文运用大量的例子来分析和论证当代电影片名翻译的相关内容,希望在探讨过程中有所收获。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桥梁,英文电影在其中也有很的地位。但是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却是良莠不齐,有不少经典之作,同时也有的败笔。对此情况也有的学者在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关的理论成果。姚琴华在其文章中提到,在翻译过程中,认真理解片名以及电影的具体内容和风格,用词要严谨,尽量准确把握两种语言之间的各种转变,同时不能忽略了电影深刻含义的传达。庄琦春在其文献中提出,翻译要结合两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习惯,在忠实原国家的文化和现实基础之上,也要考虑到引入国家的文化和接受能力,从而达到沟通两种文化的目的。[1]
  

一、归化和异化: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要面对的并且是最的一点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翻译策略。目前市场上通用的策略是归化法和异化法。这两种策略运用相当普遍。从英文电影引入中国市场来说,归化法就是把具有英文特色的电影片名翻译成中文特色比较浓厚,让中国人较为理解和接受的翻译策略,即向观众靠近;与此相反,异化法就是主要按照英文的用语习惯来进行直译音译,翻译后的片名具有较强的英文特色,即向电影作品靠近。这两种翻译策略的策略刚好相反,各种研究者对其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但是目前还没有哪种观点可以完全压倒另一方,归化和异化之争从未停止。
  

(一)“土气”的归化法

  美国语言学家同时也是翻译家的奈达是归化翻译法的佼佼者。在他所写的《翻译科学探索》中,他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不要只是关注两种语言之间的一一对等关系,而是一种动态的可以在某种条件下加以改良的关系,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其含义就是西方人和英语片名所反映的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和中国人和中文电影片名所反映的信息基本等同。[2]简而言之,归化法就是电影片名的翻译要在中国观众的审美和语言文化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的市场需求,翻译用语尽量借鉴汉语使用习惯、典故以及常用语等,使观众尽可能和深刻地理解影片片名以及电影相关内容。归化法翻译的电影有的经典之作,例如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Die Hard——《虎胆龙威》、Good Fellas——《盗亦有道》、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Australia——《澳洲乱世情》。相比之下,确实有一的电影比较适合归化法来翻译,例如文中所说的Australia,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英国的女贵族在澳大利亚发生的一系列有关事业和爱情的故事,如果使用异化法直译成澳大利亚很容易让观众受到干扰,搞不好会让观众以为是和澳大利亚有关的纪录片之类的电影。
  

(二)“洋气”的异化法

  异化翻译的主要倡导学者是美国翻译家维努蒂,在他的理解中,异化翻译法是偏离了本土语言的主流观念,保存了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异化法翻译的电影片名一般是片名的语言特征以及它所反映的文化和信息等都和原来的片名基本相对应,同时不会刻意回避和转变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隔阂和疏离感,让观众能够体会到具备影片当地语言特色的翻译手法。同样地,异化法翻译的电影片名中也有令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例如:Da Vinci Code——《达芬奇》、Pirates of the Caribbean——《海盗》、Perfect Storm——《完美风暴》、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Citizen Kane——《公民凯恩》、Brokeback Mountain——《断背山》、Princess Diary——《公主日记》、Avatar——《阿凡达》,等等。
  

(三)归化和异化策略相结合,兼容并存

  归化法力求在最大限度上消除翻译的痕迹,很容易让非本土的观众产生强烈的文化共鸣的感觉,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之间的桥梁,体现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共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源语言的文化风格和语言特色。[3]异化能够传递和保留原电影片名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外来电影的“洋装”的优势,充满了未知和神秘的异国情调,不过相比之下,会让引入地的观众有一定的理解困难,这也是一种不可否认的遗憾。一种特色的文化在传递过程中,总是会有或多或少的更改、误传以及损失,毕竟翻译本身也是一种不断创新的科学和过程。笔者不求在此可以论证出归化法和异化法二者哪个更有优势,但是希望二者最好可以求同存异,兼容并存。例如电影Indiana Jones and the Raider of the Lost Ark——《夺宝奇兵1:法柜奇兵》和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Two Towers——《指环王2:双塔奇谋》,在翻译过程中就能够同时使用归化法和异化法,二者相辅相成。所以,纠结于二者的对立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来说未必会有更大的突破,相反,如果可以更加关注两种策略之间的相互转化和辅助作用,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