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隐喻翻译初探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7604 浏览:30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隐喻翻译研究状况及主要翻译理论,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汉语译论家及翻译家、教师等对比喻手段的处理策略即英语隐喻和汉语比喻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隐喻 直译 意译 英汉翻译 比喻
  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极其,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整部作品的翻译质量和艺术效果,因而对隐喻翻译的研究显得至关。但是,在翻译界,人们长期以来局限于隐喻翻译策略的研究,这与隐喻在文学中的地位很不相称。不仅研究隐喻翻译的专著尚未问世,而且同隐喻的研究相比,专门以隐喻翻译为题目的文章也不多。
  

一、国内外隐喻翻译研究状况

  对隐喻的翻译理由,西方译论家较为专注,较有代表性的学者要数英国译论家纽马克(P.Newmark)。他根据自己的译事经验,提出八条处理metaphor的具体策略,这八条基本原则为:(1)在译文中再现原文(Reproducing the same image in the target language);(2)以译语更换源语(Replacing the image in the source language with a standard target language image);(3)用明喻译隐喻(Translation of metaphor by simile);(4)用明喻加意译法处理源语中的隐喻或明喻(Translation of metaphor(or simile)by simile plus sense);(5)用意译法翻译隐喻(Conversion of metaphor to sense);(6)更换隐喻(Modification of metaphor);(7)删除隐喻(Deletion);(8)加意译法再现源语(Reproducing same metaphor combined with sense)。
  近年来,中国译论家和翻译家谈论隐喻的理解与翻译的文章不断增加。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隐喻的翻译策略作过探讨。这里简单将其归为三类:语义、、文化差异。
  第一类,从语义角度对隐喻翻译加以研究的学者提出包括隐喻在内的习语的三种翻译法:直译法、套用法和意译法。但是对三种翻译策略的适用范围未作明确划分,也没有解释这种翻译策略的理由。第二类,从的去留角度对隐喻翻译加以研究的学者把隐喻分成两类(活隐喻和死隐喻),并提出四种处理隐喻翻译的策略:一是维持原来辞格和不转变;二是不转变原来的辞格,而转变原来的;三是转变原来的辞格,不转变原来的;四是转变原来的辞格和。第三类,从语言文化差异的角度进行隐喻翻译研究的学者提出三种策略:符合语言习惯的,照译;有差异的,译成描述性词语;转译成其他辞格。
  

二、英语隐喻汉译策略

  国内外隐喻翻译研究表明,人们的研究不外乎翻译喻意和翻译的理由,而且大都局限于隐喻翻译技巧的研究。虽然这些翻译策略对隐喻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其分类比较笼统,实际操作起来把握。而且这些研究都无法进入隐喻翻译的内部,很难说明隐喻翻译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及译文的成因;也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隐喻翻译的本身和隐喻对翻译效果的评价。下面简略介绍三种英语隐喻汉译策略。
  

1.直译法

  在理解和翻译英语中简单的隐喻时,译者主要采取直译法,当直译法达不到理想效果时,译者则会使用喻体转译法,若仍达不到要求,则再使用意译法。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之一是,为数较多的英语隐喻实例完全可译成汉语的明喻。这样既符合汉语明喻使用频繁这一特点,又较完整地保留英语句子中的比喻和喻义,可以说两全其美。如英语隐喻格式明显、简单易懂,属于最典型的英语隐喻句子,如A is B,即本体就是喻体。这种格式,在喻体之前加上比喻词like,隐喻就可变成明喻。这类隐喻可采取直译法。
  即使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在句子中,但因为两种文化中的喻体深层含义不同,与之对应的译句中的喻体完全不同于源语中的喻体,所以虽然喻体与皆有转变,但依然用显性方式体现,可用喻体转换的方式,即喻体转译法,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如:He is a dog in the manger.(释义:He holds on to a post without doing any work.)他占着茅坑不拉屎(谭卫国,2007:43)。
  有些喻体在源语中生动、,而在译语中则无法产生同样效果。如果硬译,则反而可能使句子译文莫名其妙。这种情况,可放弃喻体直接进行意译。例如:His death was the last straw to her hardships.(释义:His death made her hard life unbearable.)他的去世使她无法忍受艰难困苦的生活(谭卫国:43)。
  半隐性隐喻主要指英语中仅有喻体没有本体的隐喻,这类隐喻在汉语中称为“借喻”。对这类隐喻比对简单隐喻的理解和翻译都难一些,因为本体通常隐而不露,所以译者根据语境将其挖掘出来,尽可能直译是上策。如:His industry,perseverance,and determination ultimately brought him a rich harvest.他勤奋刻苦、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例中本体未出现,只有喻体(a rich harvest)比喻成就斐然(great achievements),类似于汉语的硕果累累。
  

2.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策略

  如果直译可能产生意思不清或导致误解,译者就应尽可能地采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策略。例如:At last this intermezzo came to an End.走走停停问路这段插曲终于结束了(谭卫国:43)。intermezzo本是音乐术语,指歌剧幕间音乐或间奏曲。在本句中,指作者到达广岛之后乘坐出租车前往市政厅会见市长的那段问路插曲。出租车司机对那段路程不熟悉,不得不时而停下来问路。作者过去从未有此经历,觉得很有趣,故将其比做“intermezzo(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