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专业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结题报告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8481 浏览:24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5
摘要:应用英语教学改革课题《“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专业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研究》获批后,课题组一系列的调研发现: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在学生口语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理由,有待解决。经研究,课题组提出,要构建高职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即“情景模拟、过程仿真”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模式,并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试点对其进行实践。
  关键词:高职专业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情景模拟;教学模式
  1674-9324(2013)26-0085-02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我国高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毕业生整体英语水平日渐提高,但系统的“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专业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口语能力培养环节仍相对薄弱。本课题组提出,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等教学策略综合运用于旅游英语、秘书英语等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构建起“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即“情景模拟、过程仿真”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主渠道强化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提高其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研究策略

  课题组对四川开设有应用英语专业的几所高职院校分别进行了调研。个别访谈、集体座谈、问卷调查、资料查阅及深入课堂等方式,了解其应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情况,特别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及学生的反馈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与此同时,课题组多次深入到绵阳海关、绵阳国际旅行社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规格要求及其对毕业生口语等能力的预期,了解本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工作状况,并且同这些单位的一线专家一起,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教材、教学方式、考核策略等进行了多方面反复的探讨。接下来,课题组结合具体情况,集体讨论、互联网与其他院校教师交流,并大量地查阅相关资料,对出现的理由进行讨论、研究,寻求解决的策略,制定出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推动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按预定的方案,在秘书英语、商务英语、口语实训等课程中进行了“工学结合”的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改革:调整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加大了口语练习和实践的比例;根据岗位业务,将秘书英语、商务英语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与职场、工作的流程有机结合,创设一系列“学做合一”的模拟场景作为教学项目,实施项目化、过程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对自己未来职业岗位的任务、要求、工作流程等具有较具体、直观、全面的认识。在教改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对教学过程作了详细记载,收集相关资料,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撰写了相关报告和学术论文,对课题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
  

三、研究结果

  课题组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目前状况,分别授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开设有应用英语专业的高职院校有80%的学校把口语课程开设在第一、二学期,周课时为2学时;另有20%的学校把口语课程开设在第四和第五学期,周课时为2学时。有80%的学校把口语课程安排在传统的普通教室。学生的问卷显示:大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情况满意度为一般,认为他们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普遍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不是很满意,觉得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太少了,整个课堂基本上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们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少、积极性也。课题组还企业和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能力要求,分别对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口语方面,希望毕业生一上岗就熟悉工作流程,能用英语进行熟练的交流,直接充当公司与国外客户的桥梁;毕业生则普遍对口语能力不够自信,口头表达能力差,不敢直接与国外客户进行口头交流,又不熟悉工作流程。反差十分明显。课题组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在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学生口语教学仍是薄弱环节,毕业生具备了较强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但在口语交流过程中却普遍感到“口难开”,无法满足企业社会对高职英语毕业生的口语要求,这与高职培养“零距离”上岗人才的目标极为不相称。本课题组这一困境,提出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出发,协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建构起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课题研究的中期,为了解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我院两个实验班的实施情况,设计了另一份问卷,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研。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及时了解“情景模拟、过程仿真”教学法在实施过程有哪些不足,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四、讨论及倡议

  对本校及兄弟院校的英语专业课教学情况的调研,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口语能力的培养处于被忽略的边缘化地位。学生学习动机比较模糊、口语训练兴趣提高、学生语言基础与语言能力相对薄弱以及教学模式照搬普通高校,教学策略与手段教为单一,这些因素制约高职英语教学、口语能力培养的障碍。课题组提出,作为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以厚基础、重技能、宽口径为基本指导原则。要激发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动机,侧重于具有实践功能与职业特色的口语教学内容,以任务型教学法的形式激发口语训练的兴趣,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探究出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真正将高职院校的英语口语教学与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区别开来。英语专业课程,比如秘书英语,旅游英语,英语口语等,功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不同的工作任务中进行交叉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使课程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这也正是课程教学改革的。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此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要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所需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围绕工作岗位中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展开教学,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这对要求教师改善教学方式,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但目前并不具备将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都放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的条件。因此,创造出学生能看、能模拟、能操作的教学环境,使之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真实的教学训练环境,让其在亲身体验中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体验工作角色;在实践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增强了学生开口讲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强化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的英语运用能力及职业综合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口语能力培养,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满足社会职业要求,同时还把教育职能从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向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分析处理知识、更新知识,并利用知识来创造新知识的综合能力。上述改革措施在我院实行的两年多时间里,教师、学生反响良好,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高职高专应用英语课程教学提供改革方案,有助于高职院校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英语人才;有助于加快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提高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宏霞.“情景模拟、过程仿真”的高职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秘书英语》课程为例[J].时代教育,2012,(05).
  [2]陈宏霞,杨桂英.高职旅游英语情景模拟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界,2012,(10).
  [3]梁春,高职院校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讨[J].文学教育2012,(04).
  [4]徐小贞.中国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赵淑红.选择“任务型”教学途径,在英语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戴子刚.论情景模拟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7].刘月梅.基于岗位能力的秘书英语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中的课题:“‘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专业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ZGZ7611-015)
  作者简介:陈宏霞,女,1970年生,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英语硕士研究生、英语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杨建国:男,1966年生,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英语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