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4108 浏览:5846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6
[摘要]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介绍了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从模因论角度探讨了大学英语外语教学改革上的一些倡议。
  [关键字]模因论;模因同期理论;口语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是高校进行学科改革的组成,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大学生英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学生英语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口语表达能力仍旧是薄弱环节。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值得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思考的理由。本文拟从模因论视角,为英语口语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期帮助提高大学生口语能力。
  

一、模因论概述

  模因论的核心是模因(meme)。这一词源自希腊语,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最早出现在牛津大学生物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在这部著作中,道金斯用meme模仿生物学词汇基因gene一词。根据他的观点,在人类大脑中,除了基因外还存在模因。道金斯起初把模因只视为文化模仿单位,后来又将模因看作是储存在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模因”与“基因”发音相似,暗指“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基因遗传而繁衍,而模因模仿而传播。道金斯的学生布莱克摩尔(Susan Blackmore)在《模因机器》(Meme Machine)一书中,对模因一词下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定义,他认为任意一个只要“模仿”而被“复制”的信息都可以被称作为模因1。在模因形成过程中,模仿起着很的作用,因此我国学者何自然教授将模因论引入中国时,将其翻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起一些模仿现象。它可以以各种表现形式传播开来,如宗教、新闻、地图、思想体系、习俗、曲谱、服装样式和手势表情等等。道金斯认为模因之所以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一个主要途径是语言。作为文化基因,它以语言为载体,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
  

二、模因同期理论及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模因同期理论是弗朗西斯·海拉恩(Francis Heylighen)提出的。他认成功复制模因经过四个阶段:(1)同化(assimilation):指个体与模因载体接触,理解和重组现存认知体系;(2)记忆(retention):指进过筛选模因停留在记忆中,模因的性和率决定存储模因时间;(3)表达(expression):指个体与外界交流时提取模因,话语等方式有形表达;(4)传播(tranission):模因具有稳定性的游行载体或媒介传播,既可以纵向地在代际间传播,又可以个体间平行横向传播2。以上四个阶段形成一个模因复制循环,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遵循模因周期规律帮助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1. 同化输入与记忆停留

  近年来,口语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清晰表达自我的能力。在日后的工作和社会实际交际活动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信息交流。模因理论可以恰当地指导学生运用模仿的策略大胆地模仿地道的英语表达。语言信息输入的过程是学生模仿语言,主动同化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选择最好的复制因子,输入并在记忆中长久保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思维,打破长期形成的教学惯例,以往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去模仿语音词汇和语句篇章,有效地把握模因同化因素的显著性、新颖性、简洁性和连贯性特点,将教学内容融入一些生动有趣而又地道的原生材料之中。让学生看、听和说的模仿潜移默化地学习到语言,帮助学生将音频或视频中出现的经典语言“模因”“刻录”于学生大脑之中,最终达到想表达某个词时直接在脑海中就可以提取出这个词,用一些固定的表达方式充当学生记忆信息的模因,学生不断引用和,以达到个体最佳认知重组因子和复制因子的目的。
  

2.表达输出与传输互动

  根据何自然教授的观点,人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语言模因的复制和转播有基因型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表现型的“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种3。对于前者,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不同句式表达相同的信息,如在表达“喜欢”这一词汇时,教师可以学生采取同信息的异性传递,如“like”、“enjoy”、“love”、“be fond of”、“be interested in”、“care for”等,使讲话者的语言丰富多彩,避开单调。此外,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句型模仿和套用,借助同构异义的语言模式是学生恰当地套用已有句型表达,举一反三。例如,在学习了句型“There is no doubt that…”后,学生可以在日常表达中根据具体语境任意复制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There is no doubt that he has the competence for the task.”或“There is no doubt that he will ask you for help.”等等,使语言模因不断地复制、选择、重组和变异。同时,教师应有效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加强学生听说训练,并课堂上对话式、问答式、讨论式和联想式的教学设计,达到人与机,人与人互动的目的,使学生不断地吸收、同化对立模因,使模因互动传播。
  

三、结语

  语言模因论相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是一个较新的理论。由于语言是模因载体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同化记忆内化模因,发展到表达传播模因,并经过大量实践和练习,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口语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外语学刊,2008(1).
  [2]Heylighten F. What makes a meme succesul: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1998.
  [3]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