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跨文化模型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6435 浏览:2179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个复杂的体系,学生个体所形成的体育文化个人系统与社团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及体育赛事形成的体育文化情境系统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系统建立了一个体育文化的文化交流模式。研究这三个系统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推动现阶段高等院校承办体育赛事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的实力,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跨文化模型
  1674-9324(2013)24-0162-02
  社会文化交往已使体育系统的交往行为与独特的文化传播盛事。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举行的青运会、广州亚运会、中国全国运动会等,在面前展现的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契机与挑战,这有选择地继承发扬与创新。
  

一、体育交往的跨文化传播特质

  所谓的跨文化传播是指沟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现在的体育交往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力、体能和运动技巧的竞技,而是上升至先天具有跨文化传播特质的宏大文化景观——如奥运会。
  1.体育文化交往的流动性特征。现今的体育竞赛不仅推动竞技技能的提高,更推动了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人口与信息的流动早已突破了时间、空间上对体育交往活动限制,这为全球性的体育交往提供了技术保障。资本流动为体育交往特别是全球性大规模的体育交往提供了的物质基础。体育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整合的力量与体育形成互动,彼此间相互的推动力。
  2.体育文化抓痕的短时记忆效果与学习移植的涵化。对跨地区文化传播的研究,研究者一般将体育与旅游中的跨文化现象作为研究主体,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二者同属于文化旅居/旅行/旅游的具体表现形式——以休养、娱乐和运动健身等为目的,离开日常活动圈所进行的暂时性的地域空间移动。旅游者是把在目的地短暂的旅游生活置于脑后,重新汇入居住地生活的人。旅游活动与体育交往的区别,体育交往还具有学习与移植的涵化(acculturation)功能。体育交往都具有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和体育精神的传播的功能。体育文化提供给人们一套同质化的“隐藏符码”,对不同的文化群体产生着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不同民族、种族、国度、地区的体育文化交往在交流中出现“抗拒”、“同化”、“涵化”等不同情况。“抗拒”和“同化”只是暂时的、局部的现象,“涵化”才是体育交往中健康的发展途径。
  3.体育文化具有自觉交往弥合文化差异与冲突功能。人们体育交往的目的、主题、意愿为不同文化群体提供相互了解相互接近的机会。体育交往的特征——自觉交往能弥合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与冲突。校园体育这种文化符号,在高校语境中传播,最的是打破时空限制,以低成本换取最大的传播效果,这就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支持,而上述理论正好为高校体育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全球文化流动中高校体育文化交往的现实语境
  易剑东教授在《体育文化学》一书中提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相伴而生,相互依存,一切文化都处于流动、交流、传播之中”。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是内外同时进行的,在大学校园中体育交往的现实语境,探寻其研究。
  1.高校提供校园体育文化交往的地理环境分析。大学校园是一个汇集人才的地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聚集在同样的地方。在大学校园里,学生可以打破地域干预,与自己的同龄人进行亲身的交流与沟通,使不同的体育文化进行碰撞。
  2.高校提供校园体育文化交往的人文环境分析。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学生带着本民族特有的人文价值观进入大学校园。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进行交流并不断地融合发展,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校园体育文化;另一方面,校园体育文化也是个民族传统体育不断冲突、融合和再选择的博弈过程。这种过程是动态的,也是双向交流的过程。这并不是要将各民族的体育文化融合成一种体育文化,而是积极吸收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先进理念,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先进的体育文化。
  3.高校提供校园体育文化交往的社会环境分析。高校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与社会文化处于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之中。高校与社会企业等集团合作举办体育活动或赛事的趋势愈演愈烈。一方面为高校体育的硬件设施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们提前与社会接触,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了前提。同时,高校还组织了许多体育社团和俱乐部,让学生以自由、轻松、活跃的组织形式了解时尚体育文化。
  

三、高校体育文化的跨文化模式的具体划分

  跨文化传播能力可定义为一种效果,即在特定环境里采取合适而有效的行为。在通常情况下,能力被视为一种技能或一套熟练的行为。分为三个分析层,个人系统、情境系统和关系系统。个人系统是指帮助个人可以成功进行互动或实施行动的特征;情境系统是特定情境中行为人认为有能力实现目的的特征;关系系统是帮助某人在整个关系范围内提高执行能力的因素。大学生具有高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他们学习体育文化范畴内的各种体育运动知识或运动技能,来源于他们对某种体育文化的认同、理解和需求。体育动机和兴趣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力,它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和参与锻炼等行为起着定向、始动、强化和维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就了体育工作者的头等大事,更是教育部门着重考虑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时刻关注国家大事。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指导的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体育动机,学生以追求体育学习进步转变为自己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最终树立终身体育的体育观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循环。
  体育文化是高校教育的内容,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体育习惯与参与体育意识的形成等具有作用。体育文化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因此,在传授基本体育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体育文化的系统教育是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体育文化交往无处不在,赛事、体育交往、体育明星等传媒互联网频频席卷校园,高校体育赛事的蓬勃发展带来正确的体育文化导向,可以促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体育熏陶,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各种各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和内容丰富、组织灵活的学生社团组织有效地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3:411-425.
  [2]张杰.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及文化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06-18.
  [3]薛有才.体育——一种人类活动的文化模式[D].浙江科技学院报,2012,(24)5:373-379.
  [4]苏华.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111-112.
  [5]张浩,刘献国.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构成体系与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2006,(27)4:13-15.
  [6]黄欣加.高校体育文化与社会化关系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61-63.
  [7]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6.
  [8]鲍明.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
  [9]肖玉元.论实践活动的文化模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版),2008,10(6):574-576.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203157)
  作者简介:朱建方(1974-),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