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中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23946 浏览:10798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5

一、全球化对跨国企业的影响

  21世纪一个很的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是指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逐步加强的交流与合作。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20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跨国公司逐渐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角。在这个形势下,跨国公司面对的是更加复杂更加多元环境,它包含经济体制的差异和政治文化的冲突。尤其是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文化冲突,越来越一个影响跨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跨国企业面对跨文化冲突理由分析

  根据荷兰学者霍夫斯蒂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差异有五种维度:(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2)权力距离;(3)不确定性规避;(4)阳刚与阴柔;(5)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它们分别表明人们对他人、权威、不确定性、自我和时间的价值观。在集体主义中,人们的行为会受到组织的约束,具有组织承诺感,而个人主义是检测定人们只关心自己最亲近的人,对于组织没有很强的归属感。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不同的国家,跨国公司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会受到冲击。因此中国的企业在开拓欧洲市场时,常常会面对组织结构松散,员工集体意识不强的难题。
  权力距离是指“一个社会对组织机构中权利分配不平等的情况所能接受的程度”。权利距离大的国家,下级对上级的依赖性较强,权力距离小的国家平等意识较强。因此跨国公司的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将会受到考验。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非确定性避开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性所感受到的威胁程度,试图保障较大的职业安全,建立更加的严格的规则”。不确定规避指数高的国家人们普遍不愿意冒险,更加喜欢安定平淡的生活。因此有些跨国公司在这类东道国采取冒险大胆的市场开拓战略就会面对不小的阻力。
  阳刚是指社会中男性的地位占主导,追求金钱和物质。阴柔则是女性价值观占主导,价值观更加趋向于和平中庸,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这涉及到东道国的社会价值观理由。价值观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从战略制定到市场营销。跨国公司的战略如果与东道国的社会价值观产生冲突,那公司在该国的发展将寸步难行。
  长期导向性和短期导向性反应人们对长期和短期利益考虑时平衡的相对程度。这主要影响在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方面。长期导向性价值观适合着眼于长期的发展战略。短期导向性适合实用主义为导向的企业。例如在中国,中国主要着眼于长期的发展战略。因此跨国公司如果来中国发展,如果没有适应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即使再成功的世界级的企业在中国也取得成就。
  

三、跨国企业如何应对文化差异

  跨国企业化中的是跨文化的管理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组织一体化进程加快,他们将不同的国家都连接起来,因此文化的冲突越来越不可避开。实行跨文化管理能够更好地融入东道国的文化环境,只有适应环境企业才能从容不迫地发展。实行跨文化管理制定一系列策略。
  第

一、承认理解文化差异的存在。

  当跨国公司刚进去一个东道国时,会面对一系列的差异冲突。此时跨国公司主动沟通了解,对东道国的发展模式、文化内涵、文化的优缺点有充分的认识,因此承认差异,理解差异是跨国公司要做的。理解文化差异有利于帮助企业产生文化认同,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理解文化差异是实行跨文化管理的基础,管理者能够把握文化冲突对国际企业的影响。纵然文化差异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能客观充分地认识文化差异,就能够利用文化差异,制定出更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对一个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长远发展具有。
  第二,加强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和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因素。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后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建设发展阶段,管理者在融合当地文化的同时还要建立起企业的组织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当地人才有一定的吸引作用。公司的员工是以当地人为主,外国公司对他们有一定的新奇性。如果企业没有指定合适的企业文化制度,而是一味专注于企业的扩张,企业就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第三,注重人员的招聘与选择。跨国公司进军东道国人员的的选择非常。不能完全母公司的员工,因为大母公司的员工对当地的文化环境不了解,应该尽量选择当地的人员,因为他们更能了解当地的文化,帮助公司更快地适应环境,尽快地开展工作,同时也能降低外派人力成本。同时在选择管理者方面,要主语与当地员工的权利距离想匹配。权利距离高的国家适合派集权程度较高的管理者,权力距离小的国家适合派平等的管理者。
  第四,努力塑造共同的价值观。跨国公司在理解认识文化差异的同时要也要寻找东道国文化与母国公司文化的共同点。共同的文化认同更加容易产生相同的价值观,对员工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引导员工共同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努力。跨国企业的发展之路也会更加顺利。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