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影响及策略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3397 浏览:50697 最后更新时间:2024-10-16
【摘 要】 根据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的“情感过滤检测说”,影响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是态度、动机、性格、自信、自尊心、焦虑等。情感因素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启迪是教师应注重自身发展,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减轻焦虑,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
  二语习得;情感因素;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启迪
  20 世纪80 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的五个检测说之一的情感过滤检测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最初是由杜雷(Dulay)和波特(Burt)在1977年提出的,他们将“情感过滤”定义为:“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它潜意识地情感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 克拉申认为有一个被情感因素制约的非智力屏障处于学习者与环境之间,并把此种非智力屏障命名为“情感过滤”。语言输入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情感的摄入。在此过程中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语言摄入起着过滤的作用,这就是“情感过滤检测说”。
  

一、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目前状况

  受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只具备较强的英语基本功,缺乏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讲解计算机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性较强的英语课程时,会出现对某些知识点一知半解的尴尬局面,授课方式也只局限于传统教学法,较难胜任技术与语言复合型的课程。除此之外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外出进修和培训的机会较少,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英语教学,制约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有待于提高。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同于一般高校的本科生和专科生,他们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薄弱,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学习策略有待于改善,且深思方式独特、心理理由较多的学生日趋增加。对于这样的高职生群体,如何教授知识,尤其是英语知识,让他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需具备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对于每一位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来说,一个挑战性的理由。
  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英语教材实践性和性偏少,缺乏灵活性和实用性,院校无法保证每一间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备进行多媒体授课,加上学生的英语能力评价体制只局限于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等级证书,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目前状况不够乐观,有待于关注并完善。
  

二、影响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

  影响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态度、动机、性别、性格、自信、自尊心、焦虑等多种。而本文主要是从克拉申的“情感过滤检测说”中所指的情感因素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来分析。
  

1、动机

  动机 (motivation) 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理由和内部动力。Marion Williams & Robert Burden结合认知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对动机做出这样的定义: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唤醒状态;动机导致有意识的决定;动机导致一段时间内持续的脑力或体力的付出;动机导致的行动指向一个(或一组)既定的目标?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直接理由和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在学习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及教学组织,能够推动学习者端正学习态度,朝着特定的学习目标,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有效的进行学习活动。因此,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相互联系,对二语习得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学习动机越强其达到学习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且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态度越端正,学习目标越明确,学习效果越明显。学习动机推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2、自信心

  自信心(confidence)也是影响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之一,与二语习得的效果也有直接的联系。自信心高的语言学习者善于创造和抓住运用语言的机会,主动与外界交流,表达自我,注重在交际中提高语言流利度与准确性,从而推动语言学习。反之缺乏自信的语言学习者,顾虑重重,语言学习中被动接收学习内容,导致逐渐缺乏学习语言的兴趣,语言能力不强,交际能力较弱,语言提高不明显。研究结果证明学习者的自信心越强,学习主动性越强,语言表达欲越强,学习效果越明显。
  

3、焦虑

焦虑(anxiety)是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被认为是影响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之一。在语言学习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指的是由于学生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无法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达不到学习目标而产生的自卑与失败感。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焦虑表现,如由于缺乏自信,压力较大等因素,不敢在课堂上回答理由;不愿与教师心对心的交流;不愿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在学习好的学生面前自卑;在考试之前或期间饮食睡眠紊乱,情绪易暴易怒等。引起学生焦虑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家庭、文化、性格、学习策略、学习环境等多种。焦虑分为焦虑和过度焦虑。研究表明焦虑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端正学习态度,更有效的进行可理解性输入,推动第二语言的学习;反之,过度焦虑会抑制学生分散性思维,面对更多其它的焦虑理由,影响学习效率。
  

三、克服二语习得中情感因素影响的策略

  1、教师应注重自身发展,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到课程培训中,及时转变教学思想,改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授课过程中要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做到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有效实施课堂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做到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参与教研活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与理由进行探索和研究,对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多渠道进行反思,有效改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