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两英文译本比较与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6822 浏览:2329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6-13
本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第三回中的内容对两种英译本(霍克斯译本和杨宪益夫妇译本)从称谓语和小说中人物性格等对两译本进行分析比较。最后,从翻译效果及两译本各自不同翻译策略进行总结。
  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为清朝小说名家曹雪芹,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在清代末期,资本主义社会开始萌芽,社会形态不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曹雪芹就出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且幼年生活在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极尽繁华。好景不长,家道衰败,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在他以后的人生里许多的体会都出自这种穷困潦倒的生活。《红楼梦》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兴盛到衰亡的描写,塑造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和经典人物,这部作品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及其腐败,歌颂了当时社会的一群具有“异类”思想的青年男女。
  如此经典的名著,势必会源远流长,广泛传阅。其英语读本中,最著名的译本有两版,一个是霍克斯译本,是由英国出版的,另一个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是1978年出版的。两种译本各有特色。本文主要是对《红楼梦》中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称谓语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且不是一成不变,是千变万化的。《红楼梦》的称谓语极具特色,融合了礼貌性,动态性和意图性三种特点。小说中的称谓语不仅体现出人物关系的复杂性,更能精彩的表现出社会各个阶层的差异性。因此可以看出,话语语用理论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称谓的使用礼貌与否由话语的语用距离远近决定。而语用距离是可变的,指交际双方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感知和推定的彼此间的关系亲密度。来看看以下的例子:
  例1: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道)
  霍译:Iforgotyou,dearGranny.
  杨译:IquiteforgotourOldAncestress.
  杨氏夫妇把王熙凤口中的“老祖宗”翻译成——OldAncestress,充分体现了贾母在贾府中至高无上,极受尊崇的大家长身份及地位。霍克斯的译成“Grannydear”则稍显逊色,无法深层体现贾母身份。由此,不难看出称谓语的翻译实际上是文化的转移,而优秀的翻译能减少转移过程中精华的流失。当然,在这过程中由于历史背景,社会,习惯,文化的种种差异的存在,给译者提出了的难题。所以,翻译从上下文语境出发,也要从社会文化的视点出发,还要考虑到文章的“言外之意”,这样译本才会成功。
  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制约着其在小说中的语言体现,制约人物语言风格的因素就是人物的个性。小说名著的成功与传承之处在于作者恰到好处的处理运用了人物的语言,使得人物独具自身的鲜明特色。《红楼梦》中描写的人物超过四百个,曹雪芹以惊人的笔力描绘出了超过四百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有如斯体会,虽未点明说话者为何人,但其言谈笑语便能猜个不离十,这便是语言对人物塑造所起的重大作用。
  例2“: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霍译“:Ohmydear!I’msolate,Imissedseeingthearrivalofourguest.”
  杨译“:I’mverylatesoldidn’tgreetourguestfromafar!”
  这还是黛玉第一次见到外祖母,老太太搂着小心肝,老泪纵横,身边的人,包括王夫人、李纨和的大小姐们“个个毕恭毕敬,屏住呼吸”的时候,只有凤姐的这句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者的感觉和当时的林黛玉的感觉一样“这是谁呢,这样放肆而缺乏礼数?”哦,这就是那个贾母万般宠爱的凤姐。在贾府受宠多年的她才敢这等张狂无礼,“凤辣子”是贾母特殊给她的似贬实褒的称号。这恰恰与凤姐爱出风头,居高自傲,喜欢表现自己的性格极其吻合,这一露面的描写更是鲜明至极。在两个不同译本中,霍克斯在使用英文习语,连接习语方面生动地道,非常流畅的体现了原文的本意。
  从以上的两个例子看到了两种版本的异同,两个译者分别有自己翻译的特点,并且都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在翻译的语言风格上,杨宪益夫妇趋向于直译,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翻译的语言受到了限制。而霍克斯擅长的是语言的功能对等,他翻译出的文章更通俗易懂。在翻译作品过程中,既要求译者能译散文、文学作品,也要求译者能译诗词曲赋;而且既能让读者欣赏到华丽的词语,也能让读者理解文中所表现出的粗俗语言。因此,对于作者和译者来说,不同的词语在塑造人物时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是非常的。所以从上文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不同作品时扮演着极其的角色。
  (作者单位:1,长春工程学院2,长春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