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网站原创
点赞:19477
浏览:84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10-18
【摘 要】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为了将作品的语句能够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对文学作品的不对等性研究非常。本文主要介绍了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概念上、文化背景上、上的不对等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指出了翻译中注意的理由,希望能够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不对等性;文化背景
1、概念上的不对等性。与中文词汇一样,英文词汇也有概念和内涵。概念是指词汇最基本的涵义,是词汇所表示的事物中最基本的特征。而内涵是隐含于概念之外的。在文学作品当中,词的内涵有着的作用,并且因中西文化差异而的不同之处。在翻译的过程中,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词的,都会不对等的情况。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著作中,有以下几个句子尤其值得注意:"the milky way; the apple of my eye; the old man has just kicked the bucket."在翻译的时候,如果不懂概念上的差异,根据以上句子的意思将其直接翻译为:“牛奶路;我眼中看到的苹果;那个老人刚才踢了一脚水桶。”这样的翻译在意思上是对等的,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翻译的话,读者根本就不懂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了忠实原文的含义,只能进行不对等翻译,将这些句子意译为“银河;亲爱的宝贝;翘辫子了。”此外,由于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就同一词汇来说,它所承载的意思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在中国,“狼”这个词偏重于的意思;而在英语国家,wolf是凶残的意思。
2、文化背景上的不对等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如果不懂特定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译出文本原来的意思。并且,一旦表现自己文化的语言形成,他便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与其它语言也会形成跨越的障碍,这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着重考虑的理由。例如,朱生豪在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He made you a highway to my bed.But I, a maid die maiden——widowed",这是朱丽叶想要死去的前夜,她渴望爱人能够与她共渡难关。句中的"to my bed"直译为“上我的床”,但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朱生豪将翻译做了一下转变,将其翻译为“她要借你做相似的桥梁。”这里并不是朱生豪不懂原文的意思,而是综合考虑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的不对等翻译。因为在中国读者心目中,一个没有出嫁的女孩并不是一个轻浮的。
3、上的不对等性。指的是词语的比喻。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运用比喻不仅能够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还能够增加语言的感染力,留读者以美感。在英汉文学作品中,如果对比二者之间的比喻,可以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例如,都将狐狸看做是狡猾的象征,而将羊比喻温顺。但是,二者也差异,都带有当地文化的特色,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能单纯的追求对等性。例如,在《呼啸山庄》中有这么一句话,"as wise as a man of Gotham",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而不懂中西文化的差异,将它翻译为“像戈丹人一样明智”就会让人很难理解。但是,如果知道 Gotham的,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不对等翻译,就能够将意思准确的翻译出来。Gotham是一个村庄的名字,传说那里的人是最愚笨的,因而整句话的意思是“愚蠢无比”。
【参考文献】
[1]刘亚东.浅谈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J].时代文学,2012(8). [2]张懿.西方文学中翻译不对等研究[J].时代文学,2012(5).
[3]辛俊武.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5).
[4]杨华.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
[5]栾晓虹.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不对等性;文化背景
一、引言
文化是影响翻译的因素,要想杰出的翻译工作者,就掌握文化的差异,知道语句在特定文化中的含义,从而更好的进行翻译。然而,由于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做到等值的翻译标准,为了将意思准确的表达出来,进行不对等翻译。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
由于受到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不对等的情况,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概念上的不对等性。与中文词汇一样,英文词汇也有概念和内涵。概念是指词汇最基本的涵义,是词汇所表示的事物中最基本的特征。而内涵是隐含于概念之外的。在文学作品当中,词的内涵有着的作用,并且因中西文化差异而的不同之处。在翻译的过程中,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词的,都会不对等的情况。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著作中,有以下几个句子尤其值得注意:"the milky way; the apple of my eye; the old man has just kicked the bucket."在翻译的时候,如果不懂概念上的差异,根据以上句子的意思将其直接翻译为:“牛奶路;我眼中看到的苹果;那个老人刚才踢了一脚水桶。”这样的翻译在意思上是对等的,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翻译的话,读者根本就不懂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了忠实原文的含义,只能进行不对等翻译,将这些句子意译为“银河;亲爱的宝贝;翘辫子了。”此外,由于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就同一词汇来说,它所承载的意思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在中国,“狼”这个词偏重于的意思;而在英语国家,wolf是凶残的意思。
2、文化背景上的不对等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如果不懂特定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译出文本原来的意思。并且,一旦表现自己文化的语言形成,他便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与其它语言也会形成跨越的障碍,这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着重考虑的理由。例如,朱生豪在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He made you a highway to my bed.But I, a maid die maiden——widowed",这是朱丽叶想要死去的前夜,她渴望爱人能够与她共渡难关。句中的"to my bed"直译为“上我的床”,但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朱生豪将翻译做了一下转变,将其翻译为“她要借你做相似的桥梁。”这里并不是朱生豪不懂原文的意思,而是综合考虑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的不对等翻译。因为在中国读者心目中,一个没有出嫁的女孩并不是一个轻浮的。
3、上的不对等性。指的是词语的比喻。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运用比喻不仅能够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还能够增加语言的感染力,留读者以美感。在英汉文学作品中,如果对比二者之间的比喻,可以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例如,都将狐狸看做是狡猾的象征,而将羊比喻温顺。但是,二者也差异,都带有当地文化的特色,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能单纯的追求对等性。例如,在《呼啸山庄》中有这么一句话,"as wise as a man of Gotham",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而不懂中西文化的差异,将它翻译为“像戈丹人一样明智”就会让人很难理解。但是,如果知道 Gotham的,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不对等翻译,就能够将意思准确的翻译出来。Gotham是一个村庄的名字,传说那里的人是最愚笨的,因而整句话的意思是“愚蠢无比”。
三、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注意要点
中西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文学作品中翻译的可译性受到了限制。所以,今后在翻译工作中,注意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找到它们之间的融入点,从而更好的进行翻译。然而,融入点的找到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翻译工作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尽可能使两种文化接近,并根据翻译的具体情况作出恰当的调整。使得西方文化作品在翻译中能够得以再现,使得翻译文本能够更好的体现文学作品的原意。此外,语种的不同为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提供前提条件,但由于受到不同语种个性化语言的影响,在翻译中进行对等翻译实现,所以,还努力感受原文的意境和情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跨文化翻译的目的。【参考文献】
[1]刘亚东.浅谈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J].时代文学,2012(8). [2]张懿.西方文学中翻译不对等研究[J].时代文学,2012(5).
[3]辛俊武.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5).
[4]杨华.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
[5]栾晓虹.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