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请求现象及其对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启发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网站原创
点赞:27445
浏览:122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11-27
摘要:从商务英语口语中“间接请求”的语言实例出发,分析了它们的语言特征,探讨了商务英语交流这一语言现象的社交价值因素,提出了一些教学法上的倡议和观点,有助于学生在商务英语交流中能更好地掌握该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更深刻地理解其语境。
关键词:间接请求;商务英语交流;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魏如晨(1984-),女,江西南昌人,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外语系,助教。(广东 广州 510800)
1007-0079(2013)16-0222-02
美国语言学家塞尔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间接言语的概念。间接言语是指人们可以巧妙地运用语言,委婉和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即一种“言外行为”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1]间接言语表达在商务英语口语交流中很常见,其中最典型的间接表达之一就是“间接请求”。此前,这方面的研究多涉及“间接请求”成立的条件、分类和它的跨文化交际价值等,较少谈及如何教导学生更好地去掌握这一常见英语的语言现象。为此,笔者从商务英语口语中“间接请求”的语言实例出发,分析了它们的语言特征,探讨了商务英语交流这一语言现象的社交价值因素,提出了一些教学法上的倡议和观点,有助于学生在商务英语交流中能更好地掌握该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更深刻地理解其语境。因此,认真分析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语言现象,牢牢把握“间接请求”语言特征,可以有效地激发和丰富新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商务英语交流中,能更好地掌握该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更深刻地理解其语境。
“间接请求”现象在商务英语口语中较为常见,笔者从商务口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商务英语听说》(第一册、第二册)中选取了一些语言实例,具体如表1所示。[3]
在英语中,与请求这种语言功能直接对应的语言形式是祈使句。如果使用非祈使句来表达请求,如选用陈述或疑问句,则是实施一种间接请求。试比较:Please close the door(请把门关上),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你能把门关上吗?),同样是表达请求对方关门的意愿,前句是祈使句句式,后句是疑问句句式。显然,后句属于一种间接性请求。“传统的语法认为,人类大多数语言都具有三种基本句型:陈述句、祈使句与疑问句,它们分别对应着“陈述”、“请求/命令”与“询问”三种典型功能。但说话者的言外意图与句型的典型功能不吻合时,实施的就是间接言语行为”。[4]换句话说,当人们使用陈述句其目的不是为了陈述事实,运用疑问句亦非为了询问某些特定信息时,人们实施的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
上述六个例子中,句子(1)、(2)、(5)B及(6)使用的是疑问句句式,句子(3)和(4)使用的是陈述句句式。从内容和语境可以看出,发话人使用疑问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询问信息,使用陈述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陈述事实,而是对商务合作伙伴表达的做某事的意愿或请求,是典型的“间接请求”的语言表达方式。概括地说:“间接请求”的语言特征就是使用非祈使句来表达某种意愿或请求,这种表达方式曲折、委婉、目的隐蔽。
例句(1)、(2)以及(5)、(6)中,发话人都没有直接命令对方做某事,而是用疑问句的形式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给受话者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如例(5)中,发话人B委婉地使用了一个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请求。结合对话的语境可以看出,B所说的“你们不认为那样做比分期付款更加复杂吗?”一方面回绝了A所提出的要B申请银行长期贷款的倡议,另一方面也间接地提出了自己使用分期付款的倡议。有趣的是反问句的句式却让原本是请求的行为听上去更像是B的一个观点的分享,表达效果极为委婉但却又很明确地让A知道了B的请求和态度。
关键词:间接请求;商务英语交流;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魏如晨(1984-),女,江西南昌人,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外语系,助教。(广东 广州 510800)
1007-0079(2013)16-0222-02
美国语言学家塞尔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间接言语的概念。间接言语是指人们可以巧妙地运用语言,委婉和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即一种“言外行为”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1]间接言语表达在商务英语口语交流中很常见,其中最典型的间接表达之一就是“间接请求”。此前,这方面的研究多涉及“间接请求”成立的条件、分类和它的跨文化交际价值等,较少谈及如何教导学生更好地去掌握这一常见英语的语言现象。为此,笔者从商务英语口语中“间接请求”的语言实例出发,分析了它们的语言特征,探讨了商务英语交流这一语言现象的社交价值因素,提出了一些教学法上的倡议和观点,有助于学生在商务英语交流中能更好地掌握该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更深刻地理解其语境。因此,认真分析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语言现象,牢牢把握“间接请求”语言特征,可以有效地激发和丰富新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商务英语交流中,能更好地掌握该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更深刻地理解其语境。
一、商务英语教学“间接请求”实例及语言特征
“间接请求”现象属于间接言语的一种,具有间接言语的语言特点。学者们提供了多种分析间接语言的语言特征角度:有的从语言形式与功能是否对应的角度去描述;有的从字面和话语是否一致的角度去分析;还有的运用会话合作原则理论去解释。目前,从语言的形式和功能是否一致的角度出发的观点比较普遍,该观点认为间接言语行为是由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的不一致所导致的。[2]“间接请求”则是这种语言形式与功能不对应的典型现象。“间接请求”现象在商务英语口语中较为常见,笔者从商务口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商务英语听说》(第一册、第二册)中选取了一些语言实例,具体如表1所示。[3]
在英语中,与请求这种语言功能直接对应的语言形式是祈使句。如果使用非祈使句来表达请求,如选用陈述或疑问句,则是实施一种间接请求。试比较:Please close the door(请把门关上),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你能把门关上吗?),同样是表达请求对方关门的意愿,前句是祈使句句式,后句是疑问句句式。显然,后句属于一种间接性请求。“传统的语法认为,人类大多数语言都具有三种基本句型:陈述句、祈使句与疑问句,它们分别对应着“陈述”、“请求/命令”与“询问”三种典型功能。但说话者的言外意图与句型的典型功能不吻合时,实施的就是间接言语行为”。[4]换句话说,当人们使用陈述句其目的不是为了陈述事实,运用疑问句亦非为了询问某些特定信息时,人们实施的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
上述六个例子中,句子(1)、(2)、(5)B及(6)使用的是疑问句句式,句子(3)和(4)使用的是陈述句句式。从内容和语境可以看出,发话人使用疑问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询问信息,使用陈述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陈述事实,而是对商务合作伙伴表达的做某事的意愿或请求,是典型的“间接请求”的语言表达方式。概括地说:“间接请求”的语言特征就是使用非祈使句来表达某种意愿或请求,这种表达方式曲折、委婉、目的隐蔽。
二、商务英语交流“间接请求”理由分析
“间接请求”的语言方式有其独有的社交价值,这也是此种表达方式在商务英语中较为常见的理由。可以从间接请求的行为特点及商务交际的礼仪使然两方面进行分析。1.间接请求的行为特点
有人曾指出,“请求(request)本身就是一种带有使役性质的言语行为,它可能威胁到对方的面子,并涉及到礼貌理由。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说话人借助一定的辅助性话语或间接性话语,以降低该请求所产生的使役性,或减少该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5]“请求”行为本身就带有使役的性质,而祈使句的句式本身也带有一定的使役性和命令性。因此,如果用祈使句去表达请求,无疑容易引发冲突。商务活动中的请求大多数以发话人己方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实施这样的请求受话者做出一些利益上的牺牲和妥协,过于直接的表达方式容易引起对方情绪上的不满,不利于商业合作。为此,商业交往中,应尽量避开使用带有命令口吻的祈使句,而选用语气较为委婉的陈述句或疑问句,虽然内容不变,但却能很好地顾及到受话者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商务伙伴间的顺利沟通和成功合作。2.商务交际的礼仪使然
塞尔本人从礼貌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会以疑问句的方式来表达请求。塞尔在1979年提出,“疑问句的方式来表达请求的礼貌性可以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疑问句的形式显示了发话人没有检测定他知道受话人有能力实施这个行为;二是话语形式是个问句,对理由的答案可以是肯定,也可以是否定,给受话人留下了拒绝的余地”。[6]因此,间接表达请求的方式给受话人以充分的余地,或接受或拒绝,是社交形式的得体表达。例句(1)、(2)以及(5)、(6)中,发话人都没有直接命令对方做某事,而是用疑问句的形式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给受话者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如例(5)中,发话人B委婉地使用了一个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请求。结合对话的语境可以看出,B所说的“你们不认为那样做比分期付款更加复杂吗?”一方面回绝了A所提出的要B申请银行长期贷款的倡议,另一方面也间接地提出了自己使用分期付款的倡议。有趣的是反问句的句式却让原本是请求的行为听上去更像是B的一个观点的分享,表达效果极为委婉但却又很明确地让A知道了B的请求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