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网站原创
点赞:4008
浏览:10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9-29
数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之一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这种背景下,合作学习以其“增进交流,推动发展,实现三维目标”的特有优势,走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宏大殿堂,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1)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认识水平的差异,思维能力的高低等因素造成了小组成员间合作学习的有形无形障碍。因此,要引导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欣赏的和谐氛围。讨论时,不要取笑发言有差错或表达能力不佳的同学,应给予理解和,让他们拥有自信,大胆表达。而教师参与其中,更能推动组内成员思维的活跃,使小组讨论的热情高涨。
(2)引导学生学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一个主要效能就是弥补教师面对众多学生一一关注的不足。教师应以合作学习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会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3)从课内走向课外。“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课堂只是一个阵地”,教师要“跳出课堂”,指导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主动与同学、老师、家长亦或素不相识之人合作,如此构建一个多维交互、相互作用的合作学习网络。
这个网络折射着人性的光辉,散发着互动的气息,是一个“合作共同体”,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共同发展。
(2)让学生共享资源库。组际交流畅通,使课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源信息库,面对众多的资源信息,应引导学生形成资源共享的意识,学会欣赏他人,愿意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情感和智慧,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除教者适时的科学评价外,还应多引导学生对本小组共同活动的成效,以及自身和他人在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学会从中分析存在理由,总结经验,寻找提高合作成效的最佳途径,产生成就感,不断推动合作学习的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学习方式,在实现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时,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高效,不但是今天探讨的话题,更是今后不断探索的课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冈西镇中心小学)
一、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所谓合作学习,是就集体学习中的相互关系而言的,关键是看在群体学习中学习主体的角色意识、角色行为及对角色关系的处理方式。一般指小组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互动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科学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二、对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操作策略的探索
依据有效性合作学习的认识,谈谈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操作策略。(一)了解学生,实施科学分组
实践证明,小组如何组成对合作学习的效果有一定影响。分组应在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差异的基础上进行。通常可以按能力差异组成有4-6名成员的异质学习小组。保证组内优势互补和组间力量相对平衡,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和以竞争促发展。同时,也可以根据合作内容的进行相对灵活多变的分组,如可以按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编组,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如此进行科学分组,容易使成员确立共同的小组目标(如表扬、拿到奖品、获得某项称号等),并竭力为之争取。(二)安排独立深思,奠定合作学习的基石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推动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言教学中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个体独立地、有创意地深思,是一个个体验的过程。加之自主、合作、探究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自主是合作的前提,探究是思维的深入,因为没有个人辛勤的探索,合作将无本之木,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会滋生一些学生“等着喂”的思想,助长他们的依赖心理。因此,小组合作之前的独立深思显得极为。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深思的时间,点燃学生最闪亮的智慧火花。(三)讲究时机,把握合作学习的关键
俗话说“打铁还要看火侯”,它告诉无论做什么都要把握好时机,何况这复杂的教学活动呢?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因素,并不是教学环节,都适合安排合作学习。如内容太浅,无合作之必要,如内容太深,非合作之所及,这都不能真正推动学生的发展。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状况,相机设置合作环节。(四)指导合作,让每个孩子享受成功
组内合作是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应让孩子们全员参与,尽情表达,这是彰显学生主体性地位,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大舞台,而要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成功,做到:(1)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认识水平的差异,思维能力的高低等因素造成了小组成员间合作学习的有形无形障碍。因此,要引导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欣赏的和谐氛围。讨论时,不要取笑发言有差错或表达能力不佳的同学,应给予理解和,让他们拥有自信,大胆表达。而教师参与其中,更能推动组内成员思维的活跃,使小组讨论的热情高涨。
(2)引导学生学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一个主要效能就是弥补教师面对众多学生一一关注的不足。教师应以合作学习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会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3)从课内走向课外。“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课堂只是一个阵地”,教师要“跳出课堂”,指导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主动与同学、老师、家长亦或素不相识之人合作,如此构建一个多维交互、相互作用的合作学习网络。
这个网络折射着人性的光辉,散发着互动的气息,是一个“合作共同体”,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共同发展。
(五)组际交流,共享合作成果
(1)让竞争合作的催化剂。组际竞争可以推动学生的合作学习。学生争强好胜,奋勇争先的心理使哪一组也不甘落后,为了比其他组表现得更好,每一位组员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让学生共享资源库。组际交流畅通,使课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源信息库,面对众多的资源信息,应引导学生形成资源共享的意识,学会欣赏他人,愿意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情感和智慧,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六)科学评价,提高合作成效
“评价是指挥棒,”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的保障。合作学习中的科学评价,应实现“两个结合”,即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的结合,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和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的相结合。前者注重过程,因为它体现了小组的合作情况,后者注重了集体、个人。因为合作学习讲究的是依靠学生间的互帮、互学、互补、互促,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科学的评价在肯定成功之处时,更指出了合作中的不足,为今后合作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今后更好的合作。除教者适时的科学评价外,还应多引导学生对本小组共同活动的成效,以及自身和他人在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学会从中分析存在理由,总结经验,寻找提高合作成效的最佳途径,产生成就感,不断推动合作学习的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学习方式,在实现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时,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高效,不但是今天探讨的话题,更是今后不断探索的课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冈西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