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2042 浏览:46897 最后更新时间:2024-11-11
摘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给予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最终达到英语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1002-7661(2013)27-173-01
  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各种高效的教育理念的问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新的教育理论要求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满堂灌、一言堂”转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过系统的训练才能获得的,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正确的指导策略,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以此来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并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知识教育改革的,也是社会发展的。
  

一、转变教学观念

  要把“舞台”让给学生,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于依赖老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丧失了把握英语学习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开发其潜在能力,就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因此,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与实践的过程。其次,要使学生明白,语言作为各类信息的载体,充斥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丰富各种知识,以满足语言运用的。现行的教材给提供了大量语篇内容,其中包涵了历史、地理、文化、风俗、风土人情等。总之,要使学生明确他们面对的是更加开放的未来社会,他们用未来的人才标准指导自己的学习。最后,要使学生意识到转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英语的学习成绩,应该让学生明白,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推动的。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用事实来说服学生。
  另外,教师自己要转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学习指导策略。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际参与者——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知识并转化为己用,同时获得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实践证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获得语言技能,提高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优化心理素质

  缺乏信心、胆怯,意志不坚强、缺少兴趣是阻碍学生英语课堂中实施自主学习的障碍,尤其是缺乏信心和胆怯,这也是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的理由。消除学生课堂中自主学习的心理障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理由的设计、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难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免挫伤学生的信心,从而达到消除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障碍。
  2、尽可能分层教学。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给予不同程度的学习活动,如课文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语言运用。对于语言能力差的学生来说,要背诵课文,因为他们的关键理由是语言储存量小,语感不强,这阻碍了他们口语的组织,应该向他们强调“背诵”指的是反复朗读,直到脱口而出,从而达到增加语言量,加强语感的目的。对于基础扎实、语言丰富的学生,他们有能力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重新组合,因此可以要求他们复述课文。
  3、尽量使用评价效应,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就应该处理好学生的评价理由。高中学生日趋成熟,希望自己能给周围同学好印象,然而他们还不能应付情绪的波折,易产生挫折感,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以肯定与为主。评价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应用延迟评价。对理由情境,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理由暂时不做评论,为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对结果的过早评价会捏断学生的思维脉络,引发学生的心理不安和烦躁,更的是丧失了发展学生自主解决理由能力的良好时机,最终削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意创设教学情境

  1、情境教学法使语言内容直观,易被学生吸收,从而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达到降低语言难度的教学目标。
  2、情境教学使用语言更接近学生,更接近生活,引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从而丰富和激活背景知识,语境激活背景知识,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过程既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也可以将新知识直接置于情境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更直接、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
  3、设置教学情境更能抓住语言材料的主题范围,避开漫无目的的“群言堂”,同时达到避“轻”就“重”的目的。
  

四、指导学生自我教育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互帮互教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弱点,有计划地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一,学生要自我教育又要推动别人学习,任何人都有进行教学的可能和必要。第二,英语课堂是学生进行模拟交流的场所,也是语言操练活动的实体。
  总之,那种注重灌输知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尤其在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方针指导下,如何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每个教师关注的焦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只要坚持这样的教学原则,学生一定会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教师也能在探索中实现自我发展,最终步入教师“导”与学生“学”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轨道。
  参考文献:
  [1] 孟宪乐,石忠仁.教育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