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大学公共英语分组教学初探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9071 浏览:8367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1-18
摘 要:作者分析了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目前状况,存在的理由,进行了改革创新,把分组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实践证明,分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实现从“被学习”到“学习”的转变,帮助他们担负起对学习的责任,从而达到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交际能力。
  关键词:教学目前状况;分组教学模式;积极性;参与;成就感;团队精神
  1005-5312(2013)20-0226-02
  根据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教学目标为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课文教学无疑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它担负着为学生进行词汇、句式输入,篇章理解及语法讲解等重任,是学生能否在说、读、写等英语技能上有所收获与提升的关键教学环节。
  ,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公共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是各类高职学院各专业的必修课。研究和改革公共英语教学,对于提高公共英语的教学水平,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的。在落实教学改革精神实践中,笔者本年度尝试将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到《公共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分组教学模式(Group Teaching Mode)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在班级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应的学校任务,教师根据任务完成质量或其它因素给予评价或奖励的一种教学模式。发现其不仅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理由,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交际互动的环境和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习惯和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目前状况及存在的理由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差

  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考三本理科录取分数为447,文科录取分数为391.而有些民办大学第一批录取学生不够,进而把分数一降再降,才勉强完成上级下达的录取指标。比如高职高专一批文科300分,理科360分。这相对于去昂的录取分数相差甚远。导致学生两级分化比较大。同时也出现相当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厌学,对其他同学形式一种负面影响。以笔者本学期所带12级建装、建工和造价专科专业学生为例,有些学生成绩不错,开学前几周学习劲头也很高,可是逐渐课堂上也不积极了,对英语兴趣也不大了。课下调查得知:同寝室的或周围的学生不怎么学习,自己那么活跃,显得不合群,索性就随波逐流了。程度好的学生,也是对教师依赖性比较强,指哪看哪,没有自己良好的学习策略和习惯,很少主动预习或是问理由的。有些学生则提问,站起来第一句话便是不检测思索地两个字“不会”,即使挨个把单词的发音和词义告诉他们,也不愿意开口尝试;即使把每篇文章,每个段落的难点都挑出来,他们也懒得动动笔头。平时也不问,虽然平日经常他们养成有理由就问的习惯,更不用说课前预习了。
  

(二)大班教学,学生参与性机会少

  由于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力度加大,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基于师资和教育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大多数高校的《公共英语》都大班授课。以笔者本学年所担任的班级为例,上学期高护三个班,每班超过60人,广告文秘合班80多人;本学期担任的建工专业,平均每班也有约50人。现行教育愈来愈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大班英语教学中的理由也越发突出,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课堂上组织语言互动(角色扮演、口语实践、问答练习、听取学生反馈等方面),有些仅局限于教师和个别学生间,大班授课,严重影响学生的参与机会和其它活动的有效进行。
  

(三)教师仍是课堂主角,学生“被”学习

  教学改革已经倡导多年了,但许多教师和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仍比较深。就“教”而言,教师在课堂上仍唱主角:提出理由、解决理由,课堂变成了教师的自问自答个人秀;就“学”而言,相当一学生已习惯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惰性,学生完全依赖教师组织安排学习,评估学习效果。许多学生至今还没弄清楚“学为什么而上”、“习为什么学”“为谁而学”这些理由,也就意识不到自己的学习责任。他们不习惯预习,不善于主动提出理由,不勤于深思,更不敢质疑书本和挑战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无学习规划,因而成了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消化者,“被”学习。多数高职学生被动学习英语,不能主动地学习,有些学生甚至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和提高英语技能的性,只要求勉强期末考试及格。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有:找到理想工作、升学、期末考试、对相关国家的文化感兴趣,选择相应目的的学生比例分别为63.8%、18.8%、47.5%、7.5%。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中相当一人的学习动机是工具性的、外在的、短期的被动动机,他们缺乏对英语的深入认识,以及对相关国家文化的兴趣,这学生不能投入地学习英语的根源。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分组教学的应用

  以上存在的理由,笔者在2012-2013年度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分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合作”,也就是“合作教学”(Cooperative Learning),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分组活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小组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种常用形式,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推动学生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
  

(一)建立小组

  新学期开始,根据任务特点及教学内容特点及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分组方式。对于英语整体基础都比较后进的班级,实行交叉分组—六人一组,每组至少保证两至三人成绩好的,这样,学习自主性强的督促那些学习自觉性差的,可以“先进带动后进”,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女生占多数的班级,则以寝室为单位,以便互相监督和交流,在寝室营造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还有的班级完全抓阄决定谁跟谁一组,既有利于学习,又有利于相互了解,加深情感。全班组与组之间协作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