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
网站原创
点赞:19291
浏览:83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1-19

【摘 要】 《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合作学习列为内容标准,其主要目的是将学习重心从过去强调学生单一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合作学习既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也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笔者就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模式,提出自己的设想。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合作学习;运用
2095-3089(2013)25-0-01
为了更好地适应《英语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学习合作学习的策略,领悟合作学习的思想和精神。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一直在深思,一直对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自己认为有利于教学的建构模式。
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一般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可采取同质划分(即将特质相同者分为一组)或异质划分(即将特质差异者划为一组),从合作学习的功能来看,比较理想的是“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划分方式,让程度较好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让程度较差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还可以根据学生间的关系由学生自行组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保证使每个小组能有效地完成任务,使人人都积极参与。
全体师生合作学习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的全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形成了全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例如每次月考前我都会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课内外碰到的疑题、难题等进行汇编,共同编写一份英语试卷,每一期小组轮流,协助老师出好试题,然后教师将试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讨论,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值得一提的是,在每道试题后面最好打上学生的姓名,学生会觉得非常自豪,更能推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再如,每月师生合作出一份英语小报,在班级中成立编写小组、美工小组等,共同参与,形成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挖掘并发展学生的个特长。
学习小组以6人为一组进行同质组合,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但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有所差异,且有灵活性。具体操作如下:教师要求各小组6人每天轮流当组长,由组长朗读听力材料,提出理由,3个组员将答案写在训练本上,然后交流讨论,分析错误理由,组长对组员答题情况进行评估,写明听力材料类型和评估结果。反馈单每周五交给老师,听力材料类型要根据成员学习能力和实际水平而定。教师对各小组的听力材料随即抽阅,提出倡议,并选几篇典型材料,让全班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每周五教师查阅小组合作情况并及时反馈。由于这项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操作方便,学生乐于合作,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1)朗读对话。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编对话”,在学生学完一段对话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开展竞赛。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在组内进行自由组合,就现成的对话进行操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自编、自演、拓展对话。争取每堂课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表演(内容要体现上节课的句型)。这样既可锻炼口语,又可巩固所学知识。为了小组的荣誉,学生编对话时热情高涨。一般来讲,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自告奋勇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而英语差的学生也会全力以赴地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在合作小组活动中充分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表演效果,进行客观地打分评析,并为表演有欠缺的小组分析理由,争取下次表演时有较大进步。
(2)讨论理由。
合作小组同学围绕某一话题或为找到一个理由的解决办法进行讨论。如“Mary的母亲病了,但Mary工作很忙不能回家乡看望并照顾母亲”,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她出主意,要求尽可能使用情态动词。总之,合作小组活动的成功取决于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启发和帮助,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合作学习;运用
2095-3089(2013)25-0-01
为了更好地适应《英语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学习合作学习的策略,领悟合作学习的思想和精神。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一直在深思,一直对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自己认为有利于教学的建构模式。
一、初中英语学习方式合作模式构建
同桌互助合作学习的典型形式就是同桌之间的合作学习。作为同桌,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彼此十分熟悉,交流与交往又十分方便。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同桌之间互帮互助的合作学习,并教给一些基本策略:互默单词、互背课文、合作对话,等等。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5 Our School Life Topic 1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 Section A中有大量的日常交际用语时,每堂课开始5~8分钟训练“口头操”,同桌用英语就各自的上学方式话题进行自由会话,由于交际真实,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同桌间相互练习既可以增加练习机会,培养每个学生都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一般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可采取同质划分(即将特质相同者分为一组)或异质划分(即将特质差异者划为一组),从合作学习的功能来看,比较理想的是“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划分方式,让程度较好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让程度较差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还可以根据学生间的关系由学生自行组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保证使每个小组能有效地完成任务,使人人都积极参与。
全体师生合作学习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的全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形成了全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例如每次月考前我都会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课内外碰到的疑题、难题等进行汇编,共同编写一份英语试卷,每一期小组轮流,协助老师出好试题,然后教师将试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讨论,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值得一提的是,在每道试题后面最好打上学生的姓名,学生会觉得非常自豪,更能推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再如,每月师生合作出一份英语小报,在班级中成立编写小组、美工小组等,共同参与,形成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挖掘并发展学生的个特长。
学习小组以6人为一组进行同质组合,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但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有所差异,且有灵活性。具体操作如下:教师要求各小组6人每天轮流当组长,由组长朗读听力材料,提出理由,3个组员将答案写在训练本上,然后交流讨论,分析错误理由,组长对组员答题情况进行评估,写明听力材料类型和评估结果。反馈单每周五交给老师,听力材料类型要根据成员学习能力和实际水平而定。教师对各小组的听力材料随即抽阅,提出倡议,并选几篇典型材料,让全班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每周五教师查阅小组合作情况并及时反馈。由于这项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操作方便,学生乐于合作,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二、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口语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的作用。口语学习不同与书面学习,它更依赖集体行为,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仅仅靠课堂45分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对话能力无法实现质的提高。而分组合作中,可以不断变换练习方式。如朗读对话,课文问答,讨论理由,句型操练或交际性练习等。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中话题或题型为活动的变化提供了便利。以朗读对话和讨论理由为例,具体实施策略如下:(1)朗读对话。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编对话”,在学生学完一段对话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开展竞赛。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在组内进行自由组合,就现成的对话进行操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自编、自演、拓展对话。争取每堂课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表演(内容要体现上节课的句型)。这样既可锻炼口语,又可巩固所学知识。为了小组的荣誉,学生编对话时热情高涨。一般来讲,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自告奋勇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而英语差的学生也会全力以赴地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在合作小组活动中充分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表演效果,进行客观地打分评析,并为表演有欠缺的小组分析理由,争取下次表演时有较大进步。
(2)讨论理由。
合作小组同学围绕某一话题或为找到一个理由的解决办法进行讨论。如“Mary的母亲病了,但Mary工作很忙不能回家乡看望并照顾母亲”,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她出主意,要求尽可能使用情态动词。总之,合作小组活动的成功取决于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启发和帮助,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