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医英译的归化与异化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35031 浏览:15908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9-13
【摘 要】 文章概述了中医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性,分析了归化与异化两种主要翻译策略,在跨文化交际视域下,认为异化和归化对处理中医英译中的文化成分起着的引导作用:归化译法即语义明确但用词不规范的中医术语,可借用西医英语词汇;蕴含哲学色彩的中医术语意译为规范的医学术语。异化译法,译出原汁原味中医的味道,这对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十分。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中医英译;归化;异化
  作为一种语言间的交流,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也是跨文化的交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医走向世界已。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中医英译自然而然就充当了中医国际化的桥梁作用。然而,由于中医理论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哲学背景,使得中医英译面对许多的障碍,影响了中医国际化传播的进程。在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本文从归化还是异化这一颇有争议的话题入手,以中医英译中的一些实例为证,指出在中医英译中,归化和异化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概念,两者共同对中医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性起到推动作用。
  

一、 中医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性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怀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文化目前状况,不同的文化目前状况又反映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跨文化交际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越来越频繁,文化差异及其所导致的障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交际过程中,如果不能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就无法准确地剖析其信息,以及正确地进行英译,交际就会面对障碍。
  作为一门独特而完整的医学科学,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及疗法, 赢得越来越多外国人的赏识。然而,在理论和诊断治疗方面,中西医都受到各自不同文化的影响, 因此经常在交际中出现障碍,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国际化传播的进程。显然,外语尤其是英语对中医要走向世界起到桥梁作用,而翻译质量的高低对中医的国际化传播进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发展中医,使其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在对外交际中, 应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交际的性,尽可能准确地运用中医英译, 并尽可能完整地保留中医特色。
  

二、 中医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中医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发展, 在日益频繁的交流过程中, 中医英译日益显示出其性。作为两种最基本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的争议已久。有些译者以支持中西医结合理论的为主,他们认为,要让西方医学界了解中医存在的价值, 就用西方人现有的词汇去剖析中医, 去归化中医翻译, 从而达到中医的国际化。相反, 有些译者认为中医翻译不能一味附和西医, 否则其会失掉本身特色,无法体现出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归化和异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中医英译的归化

  归化,常常是意译的延伸,也就是抓住译文的语用,撇开其词语和句法,对与译出语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方式从译入语中进行提取。由于文化差异,译者在英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种种障碍,这就用归化来处理译文。可见,归化,把一种文化中的不同的成分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中人们所熟知的内容,降低了译文读者的理解难度。中医英译属于翻译的范畴,要把传递中医语言的医学信息摆在首位。同时,中医译本的读者大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和中医了解很少,他们很难去理解和欣赏中医语言中的文学、哲学色彩,因此,在中医英译时要归化译法。
  ,语义明确但用词不规范的中医术语,可借用西医英语词汇。如,“白虎历节”,是严重的游走性关节炎,可译为“severe migratory arthralgia”;“赤脉传睛”,是急性结膜炎的症状表现,可译为“angular conjunctivitis”等。其次,含有文学色彩的中医古语意译为客观、简洁、规范的西医术语。如,“不得前后”,表示大小便难解,可译为“dysuria and dyschesia”;“不更衣”,表示便秘,可译为“constipation”等。同时,蕴含哲学色彩的中医术语意译为规范的医学术语。如,表示五行属性阐释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的术语“土不制水”、“金实不鸣”,可分别译为“solid bell can not ring”和“earth fails to control water”。此外,在中医英译归化中,经常增补英语中的冠词、代词、连词等,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更加易于被接受。 如,“急则治标”,可译为 “In emergency cases, it is critical to treat the acute symptoms”。可见,中医英译归化法对原文进行了逻辑思索和语篇分析,填补了隐形信息,原文的内涵就可外显易懂,易于西方读者接受中医。
  

2、中医英译的异化

  异化是一种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可被视为直译概念的延伸,要求译文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及语言特色,把一种文化和语言中的语义信息转化为另一种文化和语言,实现两种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与交流。中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使以英语为母语的许多读者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状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的中医术语言简意丰,很难在西医中找到等值的英语词汇。因此,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输出,中医英译要尽量保持中医特色,异化译法,译出原汁原味中医的味道,这对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十分。
  以避开原文信息丢失或扭曲,使用音译即利用汉语拼音进行翻译,使译入语转化为统一的符号,代表特定的内涵,最终自然而然地形成规范化的译名。如,中医中的“气”译为“Qi”,“脏腑”译为“Zang Fu”,“阴阳”译为“Yi Yang”,“三焦”译为“San Jiao”等等。同时,直译,也是异化译法的一种,其可以直接传递语言中蕴藏的信息。如,含有浓厚的中医文化特色的中医术语“提壶揭盖”是指以排出小便的目的,宣通上焦的气机而使下焦腑气畅通。这一中医术语,可直译为“lifting the lid to pour off water in the pot”,既保留了中医文化的内涵,又使读者感到生动而又。可见,异化,最能忠实地传递原文的文化意蕴,并保持中医用语简明扼要的特点,较为准确地再现原文所含信息。
  

三、结语

  中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在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研究中医英译提供了基础作用。异化和归化又对处理中医英译中的文化成分起着的引导作用。由于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 以及英汉语言结构的不同, 在中医英译过程中,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通顺流畅,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总之, 归化与异化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两者共同使中医英译起到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作用。因此,在中医英译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归化与异化结合起来,把握的分寸,选择适宜的英译策略,以推动中医高效、优质地向世界各国传播,加速中医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胡翠娥.归化与异化再深思[J].外语与翻译,2000.(1).
  [2] 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 梁俊雄.中医文献英译的异化和归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

6.26(10).

  [4] 林大津. 跨文化交际研究[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马 平(1979-)女,汉族,山东滨州人,山东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