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6496 浏览:22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9-21
摘要 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在文学翻译的要素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于翻译过程起着关键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译者的创造性和个性能更好地表现出原文的美学信息,以此为不同语言的交流起到桥梁的作用。
  关键词:翻译过程 美学信息 主体性 创造性
  :A
  文学翻译的目的在于使不同语境的读者进行同一文学作品的阅读,并且它对社会交流与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实现不同民族人们心灵上的沟通,实现原文的基本信息的正确翻译,还要使译语读者体会到原文的美学信息,这就译者具有丰富的原语和译语语境的知识,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以使文学翻译行为过程一门语言的艺术。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主体原来是在哲学领域里提出来的一个词汇,是指有意识地和创造性地使用物质和精神手段,主要表现为人作为活动主体按照自己的方式实现的能动性,既是实践主体,又是精神主体。正如经常所说的人格一词,其实就是作为主体的一种资格,简单地说,拥有独立的人格的人才能真正主体。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总是和生活的社会环境、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人的主体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精神价值和丰富内涵所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者的活动会与当时的历史语境相联系,在社会理念的支配下,对文学作品相应的策略进行翻译,是受到一写作约的。在中国翻译历史上,译者的作用基本上没有人来探求。其实早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中国真正上的笔译就出现了,它主要是东汉末年开始的佛经翻译,到了隋唐就更加盛行,译者对翻译的策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翻译理论的论述。如隋朝的彦琼就对古代翻译进行了客观的评论,并提出了关于佛教经文翻译的一些标准。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翻译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学者们我国当时的国情,对西欧各国的科学、哲学、文学等著作进行了翻译,而到了五四时期,就已我国翻译史上非常的时期了,学者提出了关于翻译的理论,并形成了不同的社团和流派,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由于这一时期我国正值动荡阶段,所翻译的著作几乎都存在一定的政治目的,译者多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在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进步推动了跨文化交流,推动了翻译事业的发展,作为翻译者,分析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引起了翻译界的极大关注。
  把语言交际的新概念运用于翻译理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20世纪翻译研究的发展中,翻译家们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理论,如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图里的以译语为中心的译语文本理论,法国的斯坦纳提出了诠释翻译理论,强调突出译者的主体性,它指明译者不一定要遵循原作的意思,这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会使作品原意在历史变迁中发生转变,而只要译者能够领会和考虑著作的本意,即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尤其是原文中那些不确定的地方,使译者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理解,这样就会产生不同的译本,即译者的语言表现出来。那么当一篇原文的文学性越强时,这种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译者对其内容的理解程度决定的,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是非常关键的,某种程度上,会从译者的翻译语言中体会到译者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感觉到译者的个性。这样从文学特性的角度来说,文学翻译也是一种创作,其文学属性决定了译者具有完备的文学特质。当译者进行文学翻译时,不仅要通读原作,还要阅读大量与其有关的注释和评论,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不同读者对原作的感受,再加以自己本身的深思进行翻译,从而演绎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由此看来,译者对原文进行审美阅读和理解并将原著再现给译语读者时,起到了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间的联系纽带作用,因此译者的主体性发挥就显得非常了。
  

二、在文学翻译中体现译者的主体性

  

1 文学翻译前体现出的主体性

  乔治·斯坦纳把翻译过程分成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翻译步骤,这里面所指的信任是说译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确认翻译过程的价值。这样就要在进行翻译之前,要分析原文内容是否丰富的翻译的价值。这时要做的就不可能实现全文的翻译,译者会从原文中选取一进行翻译,如果觉得其内容是有价值的,才会对整篇文章进行翻译。
  不同的作者会在不同的原文中表现出他们丰富的感情,而不同的教育和社会文化背景也使不同译者不同的情感,使得他们在选择翻译的原文时会倾向于能与自己情感交融的文学作品。如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非常圆满地翻译了雪莱的诗歌,从他翻译的诗歌中,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完美的艺术魅力,这是由于作者本身就具有这种本质,正如他所说:“译雪莱的诗,是要我雪莱……我爱雪莱……我能和他共鸣……便如像我自己在创作一样”。所以要想翻译出完美的文学作品中,译者就应翻译自己喜欢的内容,这会与原作之间很自然地产生一种亲和力,就如同是原著的作者一样,换言之,译者与作者感情的共鸣是他选择原文的标准,也是完整地展现原著文学魅力的基础。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一般都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而翻译的目的之一就是能让读者完美地欣赏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所以原文的选择符合读者人群的。如中国清代的翻译家严复与林纾,就非常注意根据时代的背景进行原文的选择,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国人民受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封建王朝的双重压迫,而知识分子们为了寻求改革与救国的途径,非常渴望获取西方的先进理论,以用来对转变自己国家命运加以借鉴,这种社会大气候,严复选择了大量具有现代西方理论知识的大量著作进行翻译,以满足当时读者的需求,如赫胥黎的《天演论》以及爱德华·詹克斯的《政治制度史》等。而林纾为了满足当时读者的需求,翻译的多是欧洲的文学小说,典型的有查尔斯·狄更斯、维克多·雨果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
  

2 文学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的主体性

  译者在处理原文语言与译文语言之间的差别时,其主体性的表现是他所翻译策略体现的。语言差别与文化相关,它作为文化的载体与人们所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物质环境以及宗教氛围有很深的关系,但无论怎样,人类的共有特征就是文化特征。翻译是语言实现的,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也决定了翻译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好的翻译是使原语言文化能够在译语文化中获得认同。这样,对翻译者来说,文学翻译的文化因素处理就存在了多种解释,如为了使译语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原文语境,可以将原作进行本土化的加工,使译语读者能够获得具有目标语言文化价值的作品,这种策略其实就是翻译理论中所说的归化法。当然,也可以突出民族异化的力量,从而更加直观地表现原文作品的价值,并地对外文作品中存在的文化差别进行注释,这样可以使译语读者更好地了解异国文化,即以源语言文化为引导的异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