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语法的角度看文言文翻译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网站原创
点赞:19396
浏览:8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5
一、主谓倒装
在文言文中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移公移山》)
译:你不聪明,太厉害了!
以上这一个例子是主谓倒装句,“汝之不惠”是主语,“甚矣”是谓语,所以在翻译时应调整语序,把主语放在前面,谓语放在后面。
二、宾语前置
按照现代语法,说一句话应先说谓语或介词,再说宾语。在文言文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的句子。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整语序。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译: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古人不欺负我。
古代汉语否定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如“为之有”即“未有之”,翻译时要将“之”放到“有”的后面,即“有之”。又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①无奈尔是过与?(《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译:恐怕应该责怪的是你们吧?
古代汉语疑问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句中“尔是过”即“过尔”,翻译时将“尔”放到“过”的后面,“是”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②而今安在哉?
译:现在在哪里呢?
“安在”为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翻译时要将代词宾语“安”放在“在”的后面,译为“在哪里”。
③夫晋,何厌之有?(《左传》)
译:晋国,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古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之为”使宾语前置。此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应为“夫晋,有何厌”。“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又如“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唯利是图”等属宾语前置的句型。
三、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结构。翻译时应该调整。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翻译时把“利”“强”分别放到中心词“爪牙”“筋骨”的前面。
②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译: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萧伴奏。
“有吹洞箫者”修饰“客”,翻译时应把“有吹洞箫者”放在中心词“客”的前面。
四、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后置的现象非常普遍,按照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从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讲,叫补语。但从内容上讲,它们有时作状语。翻译时要主动提到动词的前面。如: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译:月亮从东山之上出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州之上捕鱼打柴。
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④不拘于时,学于余。
译:不受世俗限制,向我学习。
以上例①②③④中,“于东山之上,于斗牛之间”“于江渚之上”“于赤壁之下”“于时”“于余”,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出”“徘徊”“渔樵”“泛舟游”“拘”“学”前作状语。
五、在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常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译:良马跳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句子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放到“跃”和“驾”的后面作补语。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罐。
句中“一”译为“一下”,并要放到“击”的后面。
以上两个例子中,例①如果按照原文翻译的翻译为“良马一跳”;例②如果译为“替赵王一击瓦罐”,是不符合现在汉语表达的习惯的,所以应该在数词后加上量词,并且把之放到谓语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