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文化定位”下翻译人才培养的深思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2730 浏览:4956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摘 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之下,翻译人才的培养日趋。目前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翻译人才需求缺口大、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模式守旧等理由,本文认真审视 “新文化定位”下翻译人才所需的素质:广博的知识面、科技运用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出应在翻译人才培养中更新培养理念,优化培养内容,创新培养模式,推动培养机制的改革,实现翻译人才与翻译市场的“无缝对接”,为“新文化定位”下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新文化定位;翻译人才培养;培养目前状况;素质重构;培养机制改革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与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日益加深。翻译作为“引进、输出”的桥梁,其作用愈加凸显。国际翻译家联合会主席Betty Cohen女士于2004年10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曾指出:“在21世纪,翻译将起着非同小可的积极作用。翻译人才的需求将直接推动翻译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的翻译教学应站在世界的,尽快与国际接轨。” [1]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重新审视翻译人才的培养。
  

1.翻译人才培养所面对的“新文化定位”

  2013年,清华大学王宁教授根据当代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看法提出了“新文化定位”的概念:有些原来出于边缘地位的文化翻译的能动性干预逐步走向中心运动;而有些原来处于中心的文化由于翻译的缺失等因素而逐步走向边缘退后。 [2]由此可见,翻译事业的良性发展可以有效提升文化地位。过去,一些客观历史理由曾导致中国一度沦为“弱国”,“弱国无外交”,更不用说文化地位。当下,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使得汉语的地位也了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全球已经出现了一股“汉语热”。在中国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已有数百个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与此同时,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语言迅速崛起,这些都使英语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2012年,莫言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这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地位提升的一个证明,而葛浩文和陈安娜的精彩翻译则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他们将莫言的作品译成英文、瑞典文,使更多的国外读者和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委员接触莫言、了解莫言,其得奖难度颇大。因此,中国文化要想加强话语权,逐渐走向文化中心,不能再一味地强调英译汉,单纯进口国外文化,而是汉译英使得自己的文化“走出去”。应该借助国家层面的力量大力推进汉语发展的契机,从战略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
  

2.翻译人才培养的目前状况

  

2.1翻译人才需求缺口大

  我国与国际间合作不断深入,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巨大需求给中国的翻译事业创造了良好契机。据国家外事局统计,2005年中国翻译市场规模为人民币210亿元。根据国际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和美国一家权威机构对世界翻译市场的调查显示,全球年翻译产值2006年达到227亿美元,而中国翻译市场在2008年产值则超过300亿元。截止2008年,全国各类专业翻译注册企业有3000多家,以咨询公司、打印社等名义注册而实际承揽翻译业务的公司更有数万家之多。仅在北京,注册的翻译公司就有100多家。中国翻译市场需求正面对着急剧膨胀的趋势。
  与蓬勃发展的翻译市场相比,我国翻译人才数量则存在很大的缺口,显得“供不应求”。中国翻译协会第一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表示,截至2010年9月,全国有31所高校获准试办翻译本科专业,158所高校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截至2010年8月,报考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的人数近13万人次,人数约1.8万人次。中国译协的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中国现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仅约6万人。这与庞大的翻译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仍十分明显。
  

2.2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翻译事业发展的欣欣向荣使我国“翻译大国”,但还远称不上“翻译强国”。目前,除了高等院校培养的翻译人员以外,还有翻译行业的从业人员未经专业翻译培训。部企事业单位、公司长期聘请专业译员,另一选择聘用翻译,有些则从内部挑选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员工进行临时性翻译工作。翻译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翻译质量良莠不齐。日常生活中的错译、误译现象颇为严重。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林戊荪指出,在中国,无论是旅游指南,还是产品介绍,无论是名胜古迹的说明,还是街头巷尾的标牌,外文翻译差错已到了“俯拾皆是”的程度 [3]。
  

2.3培养模式守旧

  目前的培养模式过于陈旧,基本以“教师教授——学生练习——教师评析”为主。在该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也不够,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此外在翻译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中,侧重“英译中”,偏废了“中译英”,造成我国中译外人才出现断层,能与钱钟书这样“横贯中西,纵深古今”的翻译大家比肩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郭晓勇就曾指出:中译外人才的缺口理由,已经制约行业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实施的瓶颈。
  

3.“新文化定位”下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

  

3.1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理念

  目前,我国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各方对此还没有达成共识。现阶段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些翻译技能。至于这些技能将来要什么样的领域或市场都没有准确的定位。而翻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若要继续从事翻译工作,就要进入市场,怎么写作于市场。虽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市场并推动了翻译行业的发展,但水平和数量与市场的差距仍然较大。这说明的培养理念与市场需求有偏差。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翻译专业教研室负责人哈薇拉·派克教授曾介绍说:“英国的大学从招生到专业开设,从课程设置到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市场为中心进行运作的,市场是专业的生命线。没有了市场,就意味着培养的学生面对着失业这一严峻的理由。这样也就没有学生再来学这个专业,那么这个专业也就面对被取消的危险”。 [5]虽然具体情况可能有不同,但是在翻译市场化的社会大环境下,这种理念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