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网站原创
点赞:23435
浏览:106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12-2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离不开创造性人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是:
1.1 使用幽默的语言。教学要讲究科学,讲究艺术。师生情感的交流十分。如果教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创造出一个愉快的空间,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则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使用幽默的语言,既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性。
1.2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教学英语最怕缺乏语言环境,如果课堂上没有英语氛围,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教师用电化教学手段,创造一个语言环境,使音、形、义与语境融为一体,再加上一些直观教具,就能收到理想效果。如Book 2(B) Lesson 80,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打出老虎和猴子,学生非常感兴趣,再利用录音机播放它们之间的对话,学生印象深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懂学会了,即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又缩短了教学时间,强化了教学效果。
1.3 把游戏引入课堂。初中生活泼、好动,教学中适时加入游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满足学生好奇心理。例如握手角色游戏,让学生在教室内自由走动,教师依次发出以下指令:1) Stop!2)Look at the person nearest you. You he just finished Olympic Games shooting finals. One of you is the new world champion. Just shake hands and say a few words. 3)More around again.学生听到指令后,根据不同的情景,决定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并按角色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动作或反应。该策略既训练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想象力。同时有助于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适度兴奋的学习状态,为完成的学习做好准备。
1.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猜谜、英语拼字游戏、拼图、接词、填字母游戏、绕口令比赛、唱英语歌比赛、朗读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
教师应学生敢于问理由,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给学生以创设理由的空间,不仅告诉学生问“理由”的策略,也要做问“理由”的示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理由”,并引导学生多角度深思,自己找出理由的答案。也就是说,教师要转变角色,由施教者向推动者、激励者转变,由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向引导者、指导者转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能力。
2.2 活化教材,创造性地教。所谓创造性地教,是指教师要创造性理解所教学科知识的内容与结构,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策略与手段,实现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创造,即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例如,在教学Book 2(B) Lesson 74和Lesson76时,可根本单元的特点,将74和76课放在一起讲,既让学生阅读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又可以节省时间。
2.3 教学内容设计上力求为学生设置创新机会。每个单元都有写作练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Book 2 (A) Unit 12, What’s the weather like?可布置学生观看电视台每晚7:30的天气预报,把实际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造出许多新的句子。还可让学生查资料,动笔练习,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播音员进行表演,激发学生创造,锻炼创新能力。
3.2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单词foot可以联想到单词 wood, book, look, good,教storm可以联想到单词terrible,accident ,death, people, sorrowful, cry, tear, laughter, happy, marriage, family, etc.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灵活驾驭教材,恰当使用教法,思维训练,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创新火花不时闪现,久而久之,就能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来说,兴趣的培养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前提。教师要特别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创造热情。1.1 使用幽默的语言。教学要讲究科学,讲究艺术。师生情感的交流十分。如果教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创造出一个愉快的空间,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则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使用幽默的语言,既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性。
1.2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教学英语最怕缺乏语言环境,如果课堂上没有英语氛围,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教师用电化教学手段,创造一个语言环境,使音、形、义与语境融为一体,再加上一些直观教具,就能收到理想效果。如Book 2(B) Lesson 80,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打出老虎和猴子,学生非常感兴趣,再利用录音机播放它们之间的对话,学生印象深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懂学会了,即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又缩短了教学时间,强化了教学效果。
1.3 把游戏引入课堂。初中生活泼、好动,教学中适时加入游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满足学生好奇心理。例如握手角色游戏,让学生在教室内自由走动,教师依次发出以下指令:1) Stop!2)Look at the person nearest you. You he just finished Olympic Games shooting finals. One of you is the new world champion. Just shake hands and say a few words. 3)More around again.学生听到指令后,根据不同的情景,决定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并按角色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动作或反应。该策略既训练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想象力。同时有助于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适度兴奋的学习状态,为完成的学习做好准备。
1.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猜谜、英语拼字游戏、拼图、接词、填字母游戏、绕口令比赛、唱英语歌比赛、朗读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
2 改革教学策略
2.1 教师要转换角色,当好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推动者。现代心理学告诉,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原有知识结构和新知识发生认知冲突,主体同化和顺应,主动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推动者。因此,教师要彻底废除“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让每一种教学活动都充分把学生作为发现理由、探索理由和解决理由的行为主体。教师应学生敢于问理由,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给学生以创设理由的空间,不仅告诉学生问“理由”的策略,也要做问“理由”的示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理由”,并引导学生多角度深思,自己找出理由的答案。也就是说,教师要转变角色,由施教者向推动者、激励者转变,由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向引导者、指导者转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能力。
2.2 活化教材,创造性地教。所谓创造性地教,是指教师要创造性理解所教学科知识的内容与结构,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策略与手段,实现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创造,即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例如,在教学Book 2(B) Lesson 74和Lesson76时,可根本单元的特点,将74和76课放在一起讲,既让学生阅读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又可以节省时间。
2.3 教学内容设计上力求为学生设置创新机会。每个单元都有写作练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Book 2 (A) Unit 12, What’s the weather like?可布置学生观看电视台每晚7:30的天气预报,把实际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造出许多新的句子。还可让学生查资料,动笔练习,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播音员进行表演,激发学生创造,锻炼创新能力。
3 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
3.1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中的组成。发散思维就是教会学生根据已有信息采取不同的策略,从不同角度深思理由,从多方面寻找解决理由的方式。例如Book 2(A) Lesson 26,短文有一个理由:Why doesn’t John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由于教材没有给出任何这方面的信息,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各方面去深思这个理由。在学生回答理由的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引导、启发,学生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2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单词foot可以联想到单词 wood, book, look, good,教storm可以联想到单词terrible,accident ,death, people, sorrowful, cry, tear, laughter, happy, marriage, family, etc.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灵活驾驭教材,恰当使用教法,思维训练,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创新火花不时闪现,久而久之,就能逐步形成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