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理由及策略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6141 浏览:21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11-30
摘 要:占全国85%以上的学校及75%的学生的农村,其英语教育目前状况堪忧,经受应试教育、师资水平以及留守儿童、学生来源等理由困扰,学校、教师、社会和家庭各存理由,须在师资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学;目前状况;理由;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已经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但是,在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目前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理由,英语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制约,转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目前状况任重道远。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理由

  

(一)学校理由

  1、设备设施缺乏。经济方面理由导致农村小学硬件设备的缺乏,常引发英语视听环节的省略以及教学用具的自行准备。农村小学多媒体设施基本空缺,学生学习和知识操作形式单一、枯燥;教学设备短缺及技术落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2、课程安排欠合理。农村小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随意性较强、质量普遍不高、课时开设不足等都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笔者抽样调查各校课表显示:一周语、数课分别占课表20%-30%;英语课占6%-10%;体、德、艺术课均占10%-16%不等,小学英语课的课时少,这样一来,每三至四天上一节英语课,课后也基本没有语言交流环境,导致前学后忘。农村地区使用英语教材难度偏大,词汇量偏多偏难,语法例如时态等知识并没有按照学生理解层次有序开展、许多学生分不清句型内涵以及单词词性变化规律。大阅读也是句型为主,并没有许多实质内容。
  3、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不是为学生掌握英语听说写而教,更多的是为了寻求使学生获得满意的考试分数。因此,教师为达到这一目标,常题海战术、押题猜题、加班加点、死记硬背,使英语学习变得机械死板,同时还大削弱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4、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笔者在湖南省邵东县佘田桥镇,该镇7所小学,共有学生2700名,教师107人。理论上来说,至少应配备8名专职英语教师,但仅有佘田桥实验小学配了1名,其他6所小学的英语教师皆为“”。 [1]笔者分别对湖南省邵阳市、永州市、娄底市某三所农村小学抽样调查显示:A校开设英语课学生660余人,配备3名英语教师,师生比例1∶220;B校700余人,4名英语教师,师生比例1∶180;C校存在一种称为“包班”的现象,因学校生源少,每年级1个班,最多16人,最少7人,全校共1名英语教师肩负英语教学工作。由此可见农村地区,英语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理由

  1、教师队伍层次参差不齐。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42.42%;中专或高中学历及以下所占比例为57.58%;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师范英语专业出身的占33% [2]。综合素质层次不齐,敦促英语教学改革。英语教师队伍不稳定,男女比例失衡也是很普遍现象。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队伍愈加“女性化”,特别小学阶段,乡小学女性教师比例占46.11%。 [3]上所述A、B、C三所农村学校,英语男教师共3名,英语女教师共12名,英语男教师占总数的20%,英语女教师占总数的80%。师资队伍中,缺乏专职英语教师,有些学校没有专职英语教师,常“就地取材”的办法,让稍懂点英语知识的教师担任英语课教学,因此读音不准和语法错误的现象在这些小学的英语课堂上屡见不鲜。
  2、教学策略与手段相对落后。农村教师缺乏参加新课程培训机会,很难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理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着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际农村英语教学过程中却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学习。大英语教学时只把单词和课文机械式朗读,学生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不能满足单词的巧记、语法的巧用以及课文的巧背,学生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不到运用,取得教学效果。
  

(三)家庭理由

  1、家庭经济条件制约。农村经济条件贫困,父母大时间、精力都投入在生计上,家庭经济拮据,家长们无法给孩子提供学习英语所必要的工具、资料和环境。
  2、父母文化程度制约。受自身文化层次不高、英语接触面较窄、运用频率较低等情况的影响,家长常常忽视英语在社会生活中的性,只要求子女在语文、数学取得良好成绩即可;误认为英语只是国外语言,在中国不切实际,犹如天方夜谭毫无用处,父母对英语教育不,间接降低了子女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四)社会理由

  1、留守儿童现象严重。教育研究院2012年对中国农村小学问卷调查显示: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比例达24.5%,父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比例为41.2%,高于母亲外出打工的比例30.2%。 [4]从抽样调查来看,A校五(1)班人数23人,留守儿童15人,占全班人数的65%;B校五(1)班总人数70人,留守儿童42人,占全班人数的60%;C校五(1)班总人数38人,留守儿童17人,占全班人数的44%;其它数据综合显示留守儿童人数占班级人数比例约40%-70%不等,由此说明该现象在农村地区已非常严重。留守理由对儿童的成长有很深的影响,常引发一些沟通与疏导缺失的心理理由,许多留守儿童在学习中表现胆怯、害羞、知识面窄、公众言表能力低等现象。在英语学习上,他们自卑、怯于发言、逃避老师目光、在课文的朗读上低声细语,由留守理由引发的隐性影响都间接锐减子女英语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
  2、政府投入不足。对教育事业的投资不力与地方政府教育程度不高使农村小学教育举步维艰。农村小学投资不力使教学条件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环境艰苦,教师英语专业领域得不到发展,整体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的空间;政府对教育的程度尤其,支教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途径之一,但目前支教情形不容乐观,出现许多被支教、情绪支教而频繁跳槽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