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的角色转化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23651 浏览:10727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8
摘要:课程大纲的设计、教学材料的选择和编制、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要考虑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因此,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况来决定向学生讲授什么语言和怎样讲授语言就显得格外。也因此,以研究语言发展和运用为饭依的现代英语语言学就指导英语教学科学实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语言学 英语 教学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

3.31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主要是以获得知识(大间接知识)为主,并将知识储存起来,储存到一定程度,借助一定的语境,自己的模仿和实践,逐步将其转化为能力。在低年级英语教学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拥有储存知识的策略,一定量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体验这种转化的全部程序,自如地、高效地加速和加深知识向能力的新的转化。
  要完成上述任务,离不开现代英语语言学的理论指导。有了语言学的科学指导,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会自觉起来,策略会多样性,程序也会日趋合理,效果的科学检验也会可能。
  

1、教学实践中语言学理论的渗透

  目前英语教学教材以篇章为单位,篇章的载体是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认知、语言传意和语言训练(书面语和口语)来提高人的思维、认识与表达能力和素养的。因此,英语教学势必在很大程度和很深的领域,接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指导。然而,目前英语教学对语言学的应用常常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使得语言学宝贵理论财富和迫切学要改革的教学相融合。所以,有必要对两者的关系讨论。
  ,语料与语理的关系。语言学是阐述语理的,语理是从纷繁复杂的语料中归纳出来的。但是,语理一般是对语言材料进行分解性的梳理,如把语言分解为音素音位来确定研究对象的语音学和音位学,研究句子结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句法学,以及研究语言变迁的事实、机制和结果的历史语言学等等。然而,英语教材的编写并不是分解以后的语料,而是表达完整、复杂思想情感的言语作品来做语料。现代英语语言学中相关学科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如语音、词汇、句子等,在英语教材中,既没有有意汇集起来,也没有经过有序的排列。因此,在日常将语言学理论转化为语言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教师具备语言规律综合起来运用的能力,能够对无序出现的语料进行有序处理。
  其次,成熟的语言学以总结语言现象的规律为己任,而英语教学面对的是现象,并非规律。在教学实践中,讲解模式化了的语言规律非常枯燥,而语言现象由于自身的无序性,富有无限的魅力。因此,如果教师不分析语言现象,直接将抽象的语言规律套用在言语作品中,简单地用构词法、语法规则去阐发英语篇章作品,不仅会破坏言语作品的有机整体,扼杀其深刻的人文思想内涵,而且还会背离语言学规律生成的策略论,结果将语言学退化成没有语言事实基础的、空洞、生涩的条文。只有途径,引导学生学会敏锐地观察并发现语言现象,进而归纳出规律,才能达到“授认以渔”,的目的。因此,语言形式的习得,语言规律的把握,离不开语言内容的领悟,即领悟言语作品的思想情感。
  

2、英语语盲的现象与规律

  言语作品体现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品中的语料的出现却是无序的、任意的方式:熟读和背诵。目的是形成语感,贮存语料备用,但速度较慢,策略举一反三,理性的方式:支解课文,单独讲解语料,分析语法规律。结果可能导致学生“食理不化”,了解的只是抽象语理,失去的可能是说话的能力,完全背离英语教学的综合目的。
  实际上,从饱含思想感情言语作品跨越到抽象的语言规律,借助于对语言现象的把握。英语教学中可以参验的语言现象,是带有规律的语言事实。因为语言的规律性,所以才能反复出现,举一反三。讲解课文,与现象结合分析规律是有趣的,与内容结合体会主旨是科学的。学生对语境知识了解甚少,教师可以以下程序将语言现象及其规律结合起来,达到感性和理性的融合。
  

3、英语语盲的语感

  语言感觉是英语教学最初的凭借,而语言修养是英语教学最终的目标。
  语言感觉是一种不刻意组织就能自然运用语言和不来自外部的压力就能关注语言现象的习惯。语感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有时形成更高语言能力的基础— 良好的修养比能力更综合,也最难达到一定的。提高学生的语感程度和修养可以借助于以下几个参数来实施具体的步骤。
  1.语言材料把握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要学生将课本和其他教辅资源如影视片断、电台录音、报刊文章等相结合。既可以扩充学生阅读材料的数量,也可以将英语文化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文化认知。为了能够把握学生语言材料掌握的程度,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广泛使用自己研发的网上测试系统,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制定和调整学习策略、策略,提高准确度和自如程度。
  2.语用能力。语用能力表现为两个层面,即内部能力和外部效果。前者指对语料选择的能力和与语用同步的思维强度;后者是指说话的流畅性、感染力、对不同语境的适应性和语言风度,以及语言吸收思想的数量和深度。
  3.学习能力。这包括语感形成的快慢及优劣,对语言现象的敏锐程度,解释语言想象和总结语言规律的能力,以及学习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现代学生已经经过一定的英语语言训练,无论学生的起点不同,且原有的语言习惯对语言修养的更新提高会起到正负两个方面的作用。但是,只要教师将语言修养的训练看作是教学的最终一个目标来追求,那么所进行的语言修养教育就会体现出一定的自觉性,学生原有的良好语言习惯在得以发扬的同时,其不良习惯产生的可能副作用也一定能逐渐得以消除。语感是最基础的,关系到人的存活能力、发展能力、改造世界的能力。所以,过去和现在依旧存在的把英语教学的目的仅仅理解为狭隘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培养的错误观点,得以纠正。
  要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只有突破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惟一教学目标的狭隘层面,运用现代英语语言学理论指导教学理念和改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上提高学生包含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深思能力、跨文化交际与社交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多个层次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Ur, P.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Johnson, K. et al. 《应用语言学百科词典:语言教学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Harmer, J. 《怎样教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中外著名教学法述评》,刘新科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