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及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迪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25563 浏览:11168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7
摘要: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虽然只是一种纯理论研究或元语言研究,但其对语言本质理由的精辟论述,可以作为研究英语教学的理论指导。索氏的语言心理观表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实质是语言知识的内化;索氏语言任意性思想表明,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加强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索氏的语言生命观则启迪,我国的英语教学应该以英美标准为规范,同时走英美标准跟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索绪尔理论;语言心理观;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能力;本土化
  16720539(2013)03009804
  索绪尔是瑞士语言学家,享有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美誉,人们一般把他的理论看作是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索绪尔语言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科学的语言学——他的理论是一种纯理论研究或元语言研究,不属于应用语言学,也不是出于研究语言教学和学习的规律之目的。但笔者认为,索绪尔对语言本质理由的精辟论述,可以作为研究英语教学的理论指导。事实上,他的理论要点都可以启发对英语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探讨索绪尔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迪作用。
  一、索绪尔的心理主义语言观对大学英语教学之启迪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明确提出了他的社会心理主义的语言观。这个语言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语言是心理的 [1]32-34,即语言是一个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组成这个符号系统的单位(即符号),是一个由概念和音响构成的双面的心理实体[1]101。(2)符号作为一个双面的心理实体,是怎样产生的呢?说,其内部的概念和音响是怎么结合到一起的呢?索绪尔指出,言语的事实是在前的[1]41,语言是言语实践过程的产物,是反复的言语实践在社会成员的心理当中留下的共同的心理印迹。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先由个人使用某个音响表达某个观念,这是一个言语的事实,这个事实一再,并为社会所接受,就变成了语言的事实 [1]41。
  索绪尔的语言心理观,有助于理解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实质以及教学理念和策略的更新。语言是心理的,概念和音响的稳定结合是建立在反复的言语实践的基础上的。这些观点表明,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即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和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语言知识的内化过程。笔者认为,听力能力和阅读能力也是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但过去的教学当中过于注重听力和阅读能力,相比之下对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不够。怎样才能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呢?内化主要言语实践,即语言的使用这个途径。学习词汇、语法等,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其内化,使之精神和心理的一;也只有语言了精神和心理的一,才能流利地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我国英语教学的目前状况和理由是:国家和社会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英语教学上面,学生也花了精力来学习英语,但效果并不太理想,能使用英语流利交流的人少,大哑巴英语,听的能力和阅读能力远远高于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总之,在语言输出方面欠缺。造成这种状况的理由很复杂,但没有解决好语言内化的理由是关键。的学习者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死记硬背单词,很少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没有真正把英语语言知识内化,哑巴英语是会出现的现象。
  中国的英语教学转变观念,确立“先重听说,后重读写”的原则——事实上,我国的英语教学已经转变了改革开放之初的做法,现在已经普遍使用交际法,让学习者在语言的实际运用当中学习语言。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尽量创造机会并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希望能有效实现英语知识的内化。但交际法的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有几方面的理由:一是我国高校一直都在扩招,招生人数大增,师资力量的扩充却相对滞后,造成了英语课堂的人数众多,大多数班级人数达到60人~70人,有学校合班上课,人数甚至达到100人左右[2]11,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跟老师交流;二是虽然课堂教学中教师竭力营造交际氛围,但这种营造出来的交际跟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交际有距离,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有效地进行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是我国现行的大学英语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也不利于交际法的真正推广,高校大学英语的考试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目前的评价体系依然是笔试,要不要口语考试、口语考试在评价体系中占多大比例等,这些都尚处于讨论和实验阶段。这使得英语教师有所顾虑,不敢在课堂教学中放手使用交际法,交际法的使用成了传统的以笔试为导向的教学的点缀。解决这些理由是解决哑巴英语、实现大学英语教学革命性突破的必备条件。不然,在英语教学当中依然会长期存在观念上倾向于交际法但实际操作上依然用以笔试为导向的老策略的现象。
  二、索绪尔语言任意性思想对大学英语教学之启迪
  索绪尔把语言符号定义为概念和音响相结合的整体,后来他用能指和所指代替音响和概念,并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因为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的” [1]102。索绪尔把任意性界定为第一原则,国内外任意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在一般都认为索氏的语言任意性远远超出了能指和所指(即音响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任意性更深层次的是指,思想和语言不可分,没有离开词而独立存在的;语言不是简单地为现成的事物或概念命名,而是创造自己的所指,换句话说,现实是基于语言的建构而形成的[3]75, [4]42,概念是对浑然未分的连续的现实任意划分的结果,这是语言相对论的思想[5]11。通俗一点来讲,各种语言的词汇和概念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一点就是语言任意性最直接的体现[3]75。
  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原则否定了命名集语言观,即把语言看成是给事物或观念贴标签的思想,实际上也否定了那种死记硬背单词、把英语单词跟汉语意思一一对等的英语教学和学习的策略。按照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原则及其深层思想,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从原则上讲不是一一对应的,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体现了两种语言对所指即的任意性切分,说两种语言对所指或的独特创造。这里有几种情况:第一类是英汉两种语言当中词汇的大体一致,如现实当中有实体指称的词,“马”和“horse”;第二类是英汉两种语言的相关词汇,其看似对等,实则差别很大,如英语的prime minister,汉语译为“首相”或“总理”,似乎该英语词汇跟汉语“总理”这个词汇表达的完全一致,但实际上其具体跟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相关,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再如英语的be跟汉语“是”虽有时候相同,但二者也有很大的不同;第三类词汇是各种语言独特的创造,在其他语言中很难找到根本找不到对等的词,如英语中有些抽象名词、冠词和单复数的概念等和汉语的“阴”、“阳”概念等。换句话说,英语和汉语里的这类词表达一定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又是该语言独有的,这正是语言任意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