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过程中应用小游戏的重要性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3905 浏览:58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11-28
【摘要】游戏教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它既能体现出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理念,更有利于学生在听、说、读、写及情感方面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阐明了小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深入分析研究了小游戏在英语教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理由及其成因,提出了改善措施,对今后的英语教学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游戏;趣味性;英语教学
  小游戏是英语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初中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相互结合,要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中,如何才能恰当使用小游戏,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亟待解决的理由。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小游戏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作用及其

  恰当地使用小游戏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能使学生获得更多、更直接使用英语的场合和机会,让学生进行有的交际活动,能激励学生参与到解决理由和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中来,寓教于乐。尤其的是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能迅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形成英语学习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新课改以来,在教学活动中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将游戏引入教学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开了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死板教学模式。再者,将游戏引入教学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好动爱玩,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课堂游戏要求学生,对每一个理由,每一件事和如何去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都要予以及时的回应和表现,这不仅使学生训练了自己的记忆力,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和模仿能力,还能提高他们连贯语言的表达能力。小游戏有意无意的特性,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高尚情操有着非常的、不可忽视的。
  二、小游戏在英语教学使用中所存在的理由及成因
  新课改以后,义务教育在体制和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开始逐渐向新的素质教育转变,课堂授课模式也由单一的授课法转变为形式多样灵活的游戏教学法。但实际教学中,小游戏的使用效果和使用频率却程度不一。
  一是小游戏在英语教学中不能被广泛应用。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和心思去构思设计游戏,仍然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形式单一,教学死板,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二是小游戏的设计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是课堂用具设计过于单

一、冲淡了游戏的趣味性。

  四是教师使用游戏和掌控游戏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课堂上,教师因为对游戏设计的环节不熟悉,对因为游戏内容引发的突发事件处理不当,造成了教学任务在规定的时限内无法完成,出现了教学环节不建全,教学效果不佳的尴尬局面,大大扼杀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小游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教师对小游戏的使用缺乏研究、归纳、总结,未形成系统性、指导性、操作性的教学理论。
  分析以上理由形成的主要理由是:1、大教师缺乏对游戏教学研究的热情和动力,在授课方式上仍然滞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2、课前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缺乏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目前状况的研究和掌握;3、教师使用小游戏缺乏经验,知识性、趣味性和能力培养不能有效结合,教学没有梯度,缺少层次。
  

三、几点倡议

  1、积极探索、广泛应用。教师要克服传统英语教学的束缚,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目标,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积极创新、积极研究、积极探索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使用小游戏。要积极主动地将小游戏广泛地应用在课堂上,并能充分利用小游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无意识记忆和情景记忆的优势,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
  2、课题,精心设计。小游戏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性,既要以课题为主,也要以学生为主,既要备课,也要备学生。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认真分析学生生理发展和心理需求,不断推敲,合理安排时间,从引导、启发、活跃课堂气氛和优化教学效果的角度上精心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小游戏,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不断提升教师对小游戏使用的掌控能力。
  3、注重环节,突出趣味。一是小游戏设计的目标定位要有层次,注重环节。为掌握语言形式而设计的机械性、操练性游戏和着眼于语言内容的交际性游戏,在一节课中要有从低级向高级的有序安排。同一个游戏或同一节课中不同游戏内容难度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与。对那些后进生,游戏时可给他们提示,启发并他们在游戏中获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则要让游戏有一定的难度。二是游戏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以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事情作为游戏内容,如:经典电影片段、英语歌曲、名人故事,影星轶事等。
  4、形式多变,灵活把握。一是游戏的形式要多样化。学生的好奇心总是有一定时限的,对学生一种游戏反复使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所以要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更新游戏,这样才能永久地牵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游戏中所使用的教学用具要不断更新,内容要丰富多彩。三是游戏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整体把握,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5、结合评价,形成材料。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游戏的使用、学生的表现及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参与进行,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中增加学习动力。同时,要注意及时、客观、公平、易于记录、直观可见,对于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或小组要给予奖励。也可定期累计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中获得的小奖品和加分情况,并评出游戏表现出色学生或小组。对教师的评价要注重教师对游戏设计的合理性、适时性、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更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从中寻找得失、积累经验,并能形成简单评语,进行归纳总结,为以后的小游戏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提供成功的做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