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欧美留学生在上海的人际网络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32237 浏览:14609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9
摘 要:越来越多的欧美学生来到上海留学,但是他们在上海的交际圈仍以欧美学生为主,很少有中国学生的加入。本文以传播网络为切入点来对上海大学的50名欧美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10名欧美留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从浅层理由及根本理由入手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解释。最后提出欧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际近几十年都不会深入,因为欧美国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层面最乐观的情况也只是停留在理解层面。而要想转变这种状况,的还有,也远远不止是时间。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欧美留学生;人际网络
  1672-8122(2012)12-0017-02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理由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跟当地社会的个人、群体组织进行互动,重新建构自己的传播网络的过程。跨文化传播活动实际上就是在跨文化层面上编织网的过程。因此,他们的个人传播网络可以反映出他们的跨文化传播情况。传播网络分析是以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关系为分析单位,分析网络中有关传播信息流的资料,从而弄清系统传播结构的一种分析策略。中国社会心理学家黄光国从儒家关系主义的观点出发把人际关系分为情感性关系、混合型关系及工具性关系。
  情感性关系普遍上说是一种经久稳固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满足个体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精神方面的。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工具性关系。个人与生活中和家庭外的其他人建立该关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达到其学业、工作或物质方面的目标。混合性关系是个人最可能以人情与面子来影响他人的人际关系范畴[1]。作者对以下两方面做探讨:欧美留学生在上海的个人传播网络的状况如何?本研究以传播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s)为切入点来对上海大学的50名欧美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10名欧美留学生进行了深度的访谈。
  

二、欧美留学生在上海的个人传播境遇

  欧美留学生的个人传播网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7名研究对象中每个人都跟自己本国的亲人、朋友有稳固的传播关系,从1名到30名间不等(问卷最多能记录30名)。其中有17名的欧美留学生来到中国后,居然和中国人没有任何的传播关系,只有一个以自己国家朋友关系为基础的传播关系和传播结构(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传播关系。其中30名研究对象跟中国人存在传播关系,从1名到14名间不等。其中有4名跟中国人只存在工具性关系,有18名跟中国人存在工具性、混合性关系,有5名跟中国人存在混合性关系,有3名跟中国人有情感性关系。
  

三、欧美留学生与中国人交流中的难题

  

(一)表面理由

  1.本国的吸引力与他国的排斥力。欧美留学生虽然来到中国生活,但这是与他们自己国家完全不同的世界。一方面他们与本国的亲人、朋友、师长保持维护着联系;另一方面,他们开始与中国的同学、朋友、老师建立新的联系。人都倾向与已有的、建立良久的感情倾向,而陌生国家建立的联系多建立在工作、学习的基础上,这是极其脆弱的,且有意无意的,甚至会有一种排斥融入的巨大能量阻碍与他国的交流。他们从而又更倾向、依赖本国的交流,于是又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
  2.人与人交往的方式。欧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交往时,不同国家交往方式的不同使得他们不能向更加深层次的方向发展。欧美留学生的交际活动,时常会在不同的朋友间穿梭,表现出在新老朋友间游刃有余的姿态,这种交朋友多多益善的姿态与中国学生的交往原则大大不同。欧美学生的“圈子”似乎比中国人的要大得多。而中国学生则更看重朋友间建立感情的时间是不是长久,彼此间的感情是不是经得起考验,更倾向、更依赖固有圈子里的交流、活动。对扩大社交圈并没有特别大的热情。中国人因为其看重的交际圈稳固长久而欣慰,为失去这些圈子而感到深深的惋惜与遗憾[2]。
  3.彼此很少有共同的话题。欧美学生与中国学生因为彼此成长于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很少有相同的话题,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经历看法迥异。同时由于彼此语言一般都处于浅层次的交流水平,因此一方面,从思想、情感方面找不到继续交流下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语言交流的局限性,彼此也没有深入交流的可能性。因此交流的话题长久停留在天气、饮食、专业、作业等浅显话题。同时中国学生普遍存在巨大的学业、工作压力,因此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交外国朋友。除非极少数的同学在外语方面有提高交流的。
  

(二)根本理由

  从文化适应过程看欧美与中国文化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与欧美各国无法彼此认同,目前倾向于中国人容易认同甚至效法欧美人,但欧美上从不会认同中国人,最理想的状况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3]。欧美学生来到中国学习第二语言,根据道格拉斯·布朗的观点,第二语言的学习从某种角度说也是第二文化的学习过程。他把文化适应过程划分为兴奋阶段,文化休克阶段,文化初步适应阶段和文化基本适应阶段四个阶段[4]。
  1.初到他国的欣喜与好奇。在面对面的交谈中获得,刚来中国的欧美留学生对这个陌生的国家非常的好奇,觉得中国神秘且不可思议,非要一探究竟。与学生交谈以及教学的中出现的实例,体现出他们作为一个初到新文化环境的旅游者式的兴奋心理。在回答“你对中国人的印象?”中,提到了以下几点:(1)中国人很友好。(2)中国很大,人。(3)中国人很有趣。(4)中国人不喜欢旅游,不太知道国外的事。
  2.接踵而至的初到新国家的不适应感与不安全感。面对面的交谈中获得,他们不太理解,不太认同中国人的某些做法。开始时这种不适应感还只是觉得理解,只是一笑置之。据此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和方面(本文作者在上大国际交流学院一年对外汉语教学案例)。(1)对于物质生活方面的理解与震惊。这还主要是因为欧美学生普遍来自发达国家,中国之前对中国的经济、生活环境还没有特别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只是一味的想当然和本国作比较。如:中国学生的宿舍没有空调和热水器?老师,太热了,遥控器呢?(三十度都不到)(2)初次接触到一种与本族语差别较大的语言时的不适应感,即“语言休克”。同时汉语作为一种高语境语言,而欧美语言普遍为地语境语言,所以更加大了彼此交流的困难,举例如下:语序困难:“我学习上海大学”应该为“我在上海大学学习”;“我累一点儿”应该为“我有一点儿累”。语音困难:“我喜欢吃拉的食物”应该为“我喜欢吃辣的食物”;妈麻马骂的区分觉得不可思议。语法困难:都八点了,还没吃饭,难度还不晚?到底晚还是不晚?回答这个理由还不容易?到底容易还是不容易?不同语境下同一意思不同词语的表达困难:“老师,我要写单,在哪里?”应该为“老师,我要交钱,在哪里?”(写HSK考试课本时)
  3.文化价值层面冲突的初步显现。除了以上物质方面的理解和语言休克以外,在第一阶段,欧美学生所遭遇的文化冲突也存在价值层面的:“准确地说,他们到中国的第一天,文化冲突就开始了。”举例如下:“去动物园,中国人往动物身上扔钱!”“中国交通很乱,红绿灯没用,人们各走各的!”“刚来中国时,我不敢坐中国的出租车,觉得他们开车总么能这么鲁蒙?,但是后来发现中国人这样开车的,所以我也就习惯了!”“中国菜太油腻了,还有不干净,吃完我拉肚子!”“中国人乱扔东西,街上吐痰!”“中国人都这样吐痰,所以我也这样吐,这样才是中国人!”“中国的地铁太挤了,中国人不排队,‘push’,总是推拿!”
  欧美国家与中国不止是地理上的遥远距离,深入接触及了解这个群体后,会发现两者之间语言、教育、价值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本没有何种文化优劣好坏的区分,但是目前的趋势是中国人倾向于认同欧美国家的习俗文化,但是欧美国家的学生却接受和认同中国的价值文化,而即使可以停留在理解层面的话也已是最乐观的了。当然,这也是可以很好理解的,欧美人看国家就如同国家看非洲国家,永远不会接受和认同非洲国家的风俗习惯,但是可以怀着理解的目光保持中立态度,而欧美国家对亦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止在一个国家内部适应,同样世界各国间同样适应。而国家目前所做的诸多维护国家,加强跨国间文化交流,中国走出去,外国人走进来的诸多举措当然可以缓和这其中的分歧,加强理解对话,但这都还只是量变层面的努力,要达到质变层面的蜕变远远不是几十年的时间可以达到的。的还有,也远远不止是时间。
  参考文献:
  [1]黄光国.华人社会中的脸面与沟通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彭迈克.捉摸的中国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陈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美)拉里·A·萨默瓦.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