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9663 浏览:3606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摘 要】在对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目前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需求分析理论中的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及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探讨高职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需求分析 高职 商务英
  语口译 应用
  0450-9889(2013)07C-
  0120-02
  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趋密切,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而高职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和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各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以口译能力为例,目前高职口译教学中有诸多的理由亟须解决。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需求分析理论如何应用于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进行探讨。
  

一、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特点和目前状况

  口译根据其活动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联络口译(Liaison Interpreting)、随从传译(Personal Interpreting)和会议传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本科层次的口译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口译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口译能力和口译的强度要求更高,其培养的人才在工作中更多会接触到的是一些大型会议、正式研讨会、交易会等场景的交互传译甚至是同声传译。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它更侧重的是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它是在一些具体的商务活动或是有着明确目的性的商务交往下进行的。如小型商务谈判、机场接待、商店购物、餐厅就餐。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都开设了口译教程,但是许多授课老师还是以翻译理论教学为主,极少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一方面,就师资建设而言,大多数从事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工作的教师本身并无口译实战经验,时候只能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而学校也并未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所以最终导致口译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没办法很好的口译训练。另一方面,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来说,本身英语底子薄,对于口译知识只能被动接受。而口译对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如听力和口语要求都非常高,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不好,学生不爱学的恶性循环。学生在进行口译演练时,会面对诸如听不懂源语、发音不到位、用词不准确,甚至是词汇量匮乏等一系列理由。
  

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原则

  目前在国内的口译教学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便是“吉尔模式”。吉尔提出了口译理解方程式:C(理解)=KL(语言知识)+EKL(非语言知识)+A(分析)。即交替传译中的第一阶段,是听力与分析,加上笔记,然后加上短期记忆,最后是协调。在这个过程中,听力+分析即语言的输入是最的。而在第二阶段则是由记忆、笔记、表达三个构成。在这个阶段,语言输出或传达则是最的。根据吉尔的口译模式,可以得知口译实际上就是一个任务过程,在这个任务过程中,最的一个环节就是理解。由此可见,口译教学应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则是记忆能力(尤其是短期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才是训练学生的口译技巧,如口译笔记技巧等。
  

三、需求分析理论概述

  自Richterich1972年提出第一个外语教学的需求分析模式,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应用于外语教学已经有30多年。其中“需求”一词具有广泛的含义,需求分析就是了解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需求,并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安排学习需求的过程。余卫华对国外学习者的定义进行了总结,,需求可以指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以及未来的工作要求。需求可以被定义为“外语学习者真正习得一门语言做的事情”。需求分析属于实证调查与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决定,改善教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求分析是外语课程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师组织教学,使用教材、决定教学策略和评估教学的基础。需求可看做外语使用者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所认为外语学习中有必要说最好应掌握的内容。因此,在开展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如果能结合需求分析理论,并应用于教学中,一定能有很大收获。
  

四、需求理论应用与教学改革措施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口译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目前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于外贸行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尽管不同的岗位对于外贸人才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但还是有一些共性。以商务英语毕业生为例,笔者对本校商务英语毕业生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回馈的数据可知,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商英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是否能与海外客户进行交流,业务洽谈等。其次,是否熟悉外贸业务如贸易惯例、金融知识、外贸法规等,能否灵活处理各类外贸业务。越来越多的商务英语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仅仅能进行笔译已经远远不够,还能够胜任商务活动的口译工作。这些指导进行口译教学的一个指标,无论是在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上还是在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需求分析都有着的。作为教学方,应该先主动了解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在进行课程设置前,应该先分析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习者的目的,然后才能确定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尝试使用自编教材或教学资料,尤其是一些实训教材,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确立灵活的评估方式。这样能很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并分级,也有利于教学安排。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重新确立目标,从而对自己的情况有新的认识,并实现转变。
  (二)以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口译能力。,根据需求分析理论得知,在教学过程开展前应该先了解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对口译能力培养、口译学习的需求。根据这一原则,任务型教学法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中心位置,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对口译技巧进行梳理和引导。在布置任务前,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准备。并具体的任务环节,可进行分组操作,进行演练。其次,理论基础的学习。虽然口译教学更多应该是倾向于实践教学,但基本的口译理论和口译技巧的学习还是不能忽略的。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将“吉尔口译模式”始终贯穿其中,而且要明确口译教学是完全区别于笔译教学的,并且商务词汇与表达方式的储备是一个长时期的培养过程,这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再次,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引起。在口译教学中,应加入文化背景元素的学习,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口译中,才能翻译出漂亮地道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