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认知模式理论下的旅游英语教学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4098 浏览:59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4
[摘要]ACT认知模式理论推动了语言与认知关系理论的新发展,对语言教学有指导。文章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特点及其目前状况,基于ACT认知模式理论,提出教学过程不仅是陈述性知识的积累,更是知识的应用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此模式下的旅游英语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的转化。
  [关键词]ACT认知模式 旅游英语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作者简介]白雅(1976- ),女,河南洛阳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教师反馈对学习困难者情感认知影响及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2400410253)
  []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01-02
  我国涉外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我国观光旅游,这使得对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开展涉外旅游怎么写作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旅游业已逐渐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就业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培养复合型的旅游英语人才迫在眉睫。
  

一、旅游英语特点及其教学目前状况

  旅游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旨在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环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ESP起源于二战之后,各国贸易、经济、科技来往日益密切,西方国家的应用语言学逐渐发展一种教学体系。ESP并不是单纯地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而是为某特定专业和职业进行有性的教学,以确保学生有能力来完成将来要面对的工作,因此,ESP有很强的实用性、性、行业性。它以能力培养为目的,与未来职业相联系,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这是ESP区别于传统英语教学的主要特征。旅游英语专业是英语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ESP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案、实施原则、教学策略,把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但目前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更好地培养此专业人才,如何调动学生的潜能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如何提高旅游英语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
  

二、ACT认知模型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J.安德森(J. Anderson)1983年提出了“思维适应性制约”模型,即ACT(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模型,目的在于用这个模式来解释记忆、加工言语、进行推理,这是一个动态的认知模式,为外语教学的各种改革和尝试提供了动力和依据。该模式首次全面地对语言习得认知科学的大框架进行研究,对语言习得的认知本质进行了独特而深刻的阐述。
  1.记忆中的知识综合表征。,安德森将记忆中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称语义知识或言语信息,是关于事实(facts)和事物(things)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理由,其本质是大脑中已被输入的信息形成了命题。如学习电脑编程时,有必要了解电脑的基础操作,只有知道了如何操作电脑这种陈述性知识,才可以指导编程学习。与同一主题相关的若干命题之间也可能相互联系,形成命题网络以及大脑推理、深思的基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有表象和线性,表象是对客观的空间关系、细节特征或抽象观念的持续变化的特征的表征形式;线性是对一系列信息进行线形次序编码,有助于信息的储存和提取。命题、表象和线性的组合,构成了一种综合性表征——图式(Schema),其决定了知识的存储和提取速度。
  2.程序性知识的结构特征。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进行某种特定的认知活动的知识,是具体活动的实施在头脑中的表现。程序性知识不仅包含了陈述性知识,还包括了知识的激活速度(即自动化程序)和信息的转换。其表征手段为产生式(production),不同产生式的动作之间可以相互联系,组成系统,并“制约流程”联系起来,形成网络。ACT模式的核心就是“产生式系统”,一般来说,在知识运用中,第一步是获得陈述性知识,第二步是使陈述性知识程序化。显而易见,安德森的这一认知模型理论认为语言习得过程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描述;同时产生规则不是人类语言所特有的,而是人类大脑各种活动所共有的。
  3.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安德森认为,在学习语言或其他新知识时,人的大脑都要经历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发展的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Cognitive stage)。在这一阶段,所学的各种知识被储存在大脑的语义网络中,此时大脑使用已有的产生式对某种新技能做出陈述性解释,学习者了解他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新的陈述性知识初步“程序化”。如词汇习得中,在陈述性阶段,习得者知道girls这个词是由girl加-s构成,但在实际运用中还不能准确地使用girls这个形式。(2)联系阶段(Associative stage)。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对认知阶段的陈述性知识进行程序化处理;二是合成的方式把一些离散的语言规则综合一个更有效的语言规则。由于陈述阶段的认知方式过于复杂,出错率高,于是大脑试图“程序化”和“组合”的方式,把相关信息“编辑”成更高效率的信息组,加速自动化运转。如习得者在认知learned和worked两词的相同之处时,下意识地把它们合成一条“产生规则”:如果目标词表示过去式,那么在动词后面加-ed。但这种“产生规则”也有错误的时候,如buyed,这是组合的“定向效应”。安德森认为在“联系阶段”出错是正常的。(3)产生式自我调整阶段。这种过程是自动的无意识的。第二阶段已程序化的信息在这一阶段精确和协调,对技能的制约从有意识逐渐向无意识发展,如习得者习得learned和worked是正确形式,而bought不是,于是大脑就会对动词过去式的技能进行无意识、更具体细微的区分,什么时候动词过去式直接加-ed, 什么时候不是。技能的自动化主要来自于产生式的归并和组合,其应用范围可以扩展或专门化,并运用到实际的交际情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