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6008 浏览:19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11-01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各种策略和策略,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而组织的活动。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精心设计课堂环节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恰当科学的评价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各种策略和策略,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而组织的活动。在新课标不断深入的今天,如何才能把有效教学的教学观念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行为,扎根到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我不断的教学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认真地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和学生,确定教学目标。
  

1.认真研究《英语新课标》。

  《英语新课标》是教学的指南,只有领会、吃透课标的精神,才能保证教学方向的正确。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和精神;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说、读、写、做、玩、唱、演的方式,根据自己所教学的话题,创设情境,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2.认真研究教材。

  根据《英语新课标》编写的这套教材是以“题材——功能——结构——任务”为编写原则,不同于以往的以语法为线索而编写的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整套教材,弄清教材的结构体系和脉络,各模块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应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安排,精心创设语境和设计活动,达到《英语新课标》规定的水平。
  

3.认真研究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英语新课标》和教材以及中学生的特点,具体实施中策略的选择却依赖于老师。备课时应每一堂课知识的传授和操练、理由的解决、学习策略的培养、活动的安排、能力的培养等设计具体的操作方式。在教学可以情景法、视听法、直观教学法、全身反应法和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等进行教学。但无论什么策略教师都要考虑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动机、联系新旧知识、全体参与、满足学生要求、强化学生信心、推动学习迁移。
  

4.认真研究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有效开展依赖于学生的参与。要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特点,特别是要了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基础与本节课的起点所应具备的基础差距多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什么帮助。设计较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5.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程度。因此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有共同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扩展内容,有实践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还有个性活动和交互活动,此外,听、说、读、写应该有主有次,互为支撑的发展。这样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类别的学生在下课的时候,都能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收获。”
  

6.预测教学困难,准备应急措施。

  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备课时对可能出现的理由应该有足够的估计。如计划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怎么办?教学任务已经完成,还有时间怎么办?理由太难学生回答不出来怎么办?该项活动学生不感兴趣怎么办?小组活动时有的同学不配合怎么办?等等,在备课时应准备出多种方案,准备出可以替换或补充的活动。
  二、精心设计课堂环节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教学策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让学生教师的指导性学习,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课堂环节的合理安排,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
  

1.激趣导入,启发深思。

  长期以来,对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带有兴趣去学习理解课文,一直是我研究的课题。因为我深知:Well begun is half done。所以几年来,我了各种教学手段,如吸引人的开场白、活泼的故事配以投影、挂图展示、简笔图示、情境演示、对话表演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型多样,培养能力。

  根据每堂课教学侧的不同,分课型进行教学。例如: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语法课、实践活动课以及练习课等等。课堂上要避开面面俱到满堂灌。教师总是担心学生差,搞不懂,于是不停地讲,反复讲,殊不知,越讲学生越没感觉。课堂上,教师应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注重对学生分析、思维、判断等能力的训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句话说得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
  

3.小组合作,有效参与。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分组策略,如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我会以竖行为一组的活动形式,在学习有关运动的词汇时,我用“My fou rite sport is……”的句型进行操练,由S1,S2,S3……这种座位次序传换得形式,每人加一个运动名称,要求不停顿,不,这就要求学生熟记有关运动的名词才能灵活顺接,也要求学生注意力,才不致于出现的现象,这样的操练,学生的兴奋点、注意力极大的激发。
  

4.精选练习,加强巩固。

  课堂上时间很有限,教师设计精选每个课堂练习。形式也不拘一格:口头表达,书面练习均可。学生课余用英语的时候不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口,动手,动脑。不提倡题海战术,但要的题型练习,定期的检测。教师要对题型进行筛选、归类,检测要及时,反馈信息要迅速,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及时查漏补缺。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三、恰当科学的评价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教师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也就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相反,如果学生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学生回答理由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
  总之,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就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下,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主动地在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及知识结构方面取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吸收,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也是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柳菊兴主编,2002年。
  [2]《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傅道春编著,2001年。
  [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现代英语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孙玉梅主编,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