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教好高中英语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网站原创
点赞:6198
浏览:21776
最后更新时间:2024-10-25
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高中英语教学中尚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理由,其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系统性不强,基本功不扎实;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弱,说难开口,写难成句。这些理由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而且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要解决好上述理由,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理解并全面贯彻教学大纲,处理好教学与应考的关系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是指导高中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要求以教科书为依托,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由于客观上存在片面以学生中考、高考成绩的高低衡量教师水平高低和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现象,致使一些教师认为,执行教学大纲固然,但应付考试则更为必要,因而考试考什么就着重教什么。由于考试对教学的指挥棒作用,教师的个人才华和创新能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充分地发挥。由于进度的理由,由于竞争的理由,由于受制于考试的内容、难度和形式,教师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可能完全按照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样,学生在应试教育下无法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其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如:考试没有听说题,教学中就放松或放弃听说练;考试不考翻译题,教学中就不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考试题型以标准化的客观题为主,教学中就大搞选择题模拟练习。有的学校为了抓分,甚至转变教学计划,减缩教学进程,大搞应试技巧训练,模拟测试对复习巩固己学过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对提高成绩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然而,如果单纯搞题海战术,除了能训练学生机械模仿及猜题的能力外,势必影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训练,导致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建全面,基本知识不扎实。因此,教学人员都应客观地看待考试与正常教学之间的关系,按照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教学,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充分认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听、说、读、写的关系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表现为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不可偏废。然而,由于高考只考读、写,不考听、说,有的高中只读、写训练,而轻视听、说训练,结果造成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虽提到“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但其前提仍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可以说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四者是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为推动。不能听,也就无法说,说的能力是在听的基础上培养的,而听的能力又在说的练习中检验和提高。读和写的关系,也是如此,读得多,读得熟,词汇量大,知识面广,写起来也就自然流畅。同时读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提高升华。如果说听、说是口语,读、写是书面语,那么前者则为后者的发展提供基础,因为根据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是先有口头语,后有书面语;后者又是前者提高的前提。既然听、说、读、写四者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教学中就应进行综合训练,不可顾此失彼。当然,有些中学,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目前进行听、说训练,可能还有如师资匮乏、设备不足等客观困难,但作为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听、说训练的性,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力争全面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其次要背景知识的了解。挖掘英语文化,并将这种文化融入到外语教学中,是将英语作为一门活脱脱的语言进行教学的体现。如果教师的视野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与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开放性、形成强烈的矛盾,因此,囿于教材的教学策略、手段和教学思想,其前景是黯淡的。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会更加明确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真正让学生逐渐摆脱汉语思维的习惯,达到基本上能自由灵活地阅读和使用英语。
(责任编辑 全 玲)
一、正确理解并全面贯彻教学大纲,处理好教学与应考的关系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是指导高中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要求以教科书为依托,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由于客观上存在片面以学生中考、高考成绩的高低衡量教师水平高低和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现象,致使一些教师认为,执行教学大纲固然,但应付考试则更为必要,因而考试考什么就着重教什么。由于考试对教学的指挥棒作用,教师的个人才华和创新能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充分地发挥。由于进度的理由,由于竞争的理由,由于受制于考试的内容、难度和形式,教师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可能完全按照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样,学生在应试教育下无法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其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如:考试没有听说题,教学中就放松或放弃听说练;考试不考翻译题,教学中就不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考试题型以标准化的客观题为主,教学中就大搞选择题模拟练习。有的学校为了抓分,甚至转变教学计划,减缩教学进程,大搞应试技巧训练,模拟测试对复习巩固己学过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对提高成绩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然而,如果单纯搞题海战术,除了能训练学生机械模仿及猜题的能力外,势必影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训练,导致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建全面,基本知识不扎实。因此,教学人员都应客观地看待考试与正常教学之间的关系,按照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教学,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时下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即讲授基本语音、语法和一定量的词汇知识,至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则是中学后的事。因而上课时把英语当作知识课来教,过分强调语音规则、语法概念和词汇用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结果一到实际运用,不是束手无策,就是捉襟见肘,有明显的脱节现象。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能力训练而忽视基础知识的讲授,脱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实际,不系统讲授语言知识。其结果事倍功半,华而不实,这两种倾向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前者误以为掌握了知识也就自然发展了能力,后者未能看到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对知识的系统掌握。殊不知,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给学生讲解必要的语言规律,能帮助他们发挥逻辑思维能力,防止实践的盲目性,使被动单纯的模仿转化为有创造性的独立实践活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语言规则很,但不能引导学生生搬硬套,而要训练他们在语言实践中的运用。其次,运用语言的熟巧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经不断强化、反复操练而形成的。从心理学上说,技能是实际操练而巩固起来的动作方式。有技能并不完全等于有熟巧,熟巧是在已经具有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有理论指导,能理解所从事活动的性质,那么,熟巧的形成就会更快更容易。当然,要掌握外语,仅获得语言知识和具有运用语言知识的熟巧是不够的,语言知识技能技巧的训练是为解决实际理由怎么写作的,具有语言知识技能技巧的人,并不等于已具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英语教学的任务应是传授基本知识,扩大知识面,以发展学生的运用能力。三、充分认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听、说、读、写的关系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表现为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不可偏废。然而,由于高考只考读、写,不考听、说,有的高中只读、写训练,而轻视听、说训练,结果造成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虽提到“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但其前提仍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可以说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四者是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为推动。不能听,也就无法说,说的能力是在听的基础上培养的,而听的能力又在说的练习中检验和提高。读和写的关系,也是如此,读得多,读得熟,词汇量大,知识面广,写起来也就自然流畅。同时读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提高升华。如果说听、说是口语,读、写是书面语,那么前者则为后者的发展提供基础,因为根据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是先有口头语,后有书面语;后者又是前者提高的前提。既然听、说、读、写四者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教学中就应进行综合训练,不可顾此失彼。当然,有些中学,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目前进行听、说训练,可能还有如师资匮乏、设备不足等客观困难,但作为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听、说训练的性,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力争全面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其次要背景知识的了解。挖掘英语文化,并将这种文化融入到外语教学中,是将英语作为一门活脱脱的语言进行教学的体现。如果教师的视野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与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开放性、形成强烈的矛盾,因此,囿于教材的教学策略、手段和教学思想,其前景是黯淡的。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会更加明确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真正让学生逐渐摆脱汉语思维的习惯,达到基本上能自由灵活地阅读和使用英语。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