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对策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5263 浏览:18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12-31
1672-1578(2013)09-0133-01
  高中英语(SEFC)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那么,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尝试,笔者发现:不同阅读活动阶段,不同阅读教学策略,以求不同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1.在导入阶段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1.1在导入阶段借助多媒体,用图片、动画、音乐、电影等形式调动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例如在人教版SBⅡunit10UndertheVolcano课文阅读前,老师可以播放有关火山形成和爆发的音像材料,这样既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1.2就阅读材料向学生提出有关理由让学生深思,引发其阅读兴趣,并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让学生在这类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人教版SBⅡUnit4AGardenofPoems时,我让学生分两个组分头查找国内和国外著名的诗歌,在课前用dutyreport的形式给大家背诵或朗诵出来,这样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诗歌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对诗人和诗歌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即将阅读的材料感兴趣了,阅读课才能顺利上下去。
  

2.课堂阅读教学的调控策略

  2.1转变观念,正视教师角色。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在于如何引发和推动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的每个教学决策都要以学生的理解、深思、感觉和活动为基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采取引导和推动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2.2加强阅读技能培养的教学。阅读技能是反复的练习而获得的能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智力活动的方式,以及近乎于自动化的眼动方式。技能阅读教学要从知识传播转移到技能培养。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有效的阅读活动是培养个性,发展智力的活动。阅读是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应该说,高中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好文章,精品文章,他们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做法之一:每周选择三到五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做法之二:在高中开设英语作品选修班。从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从新近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上精选阅读材料,也可一些有声读物和视听读物。这些材料的特点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且能把握时代特色,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识别不同层次的语言信息的能力

  4.1要引导学生识别意群和关键信息,使学生不要过多地关注每个单词的词义。这样,在阅读中,他们才能读得很快,更好地记住关键的信息。老师可以教学生练习划分意群或拿一些已经划出意群的短文给学生读,关于基本句型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长句中的信息。
  4.2关于指示词、连词的知识和练习也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与句、句与篇的关系。教师想办法让学生了解到一篇文章是怎样不同方式使众多的句子以及多个段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一定主题的篇章。
  4.3语篇知识对阅读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老师应讲授或练习教给学生常见的篇章结构和信息流模式,写纲要或缩写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
  4.4学生应学会识别文章的功用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写作此文章是为了描述、议论、劝说还是仅仅是为了娱乐?他是在摆明事实还是发表个人看法?是直截表明观点还是反讽等手段?这些理由对于理解很关键的。老师教给学生常用的标识符号以及怎样各种线索识别作者的意图。
  5.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策略是在阅读过程中用来提高阅读质量及效率的任何活动,它要求在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时,应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理由、分析理由及解决理由。因此,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要求学生突破英语词汇关;其次,要求学生突破语法关。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手段。对阅读的要求,是理解,其次是速度。阅读教学中一个的任务是在能够理解的条件下提高阅读速度,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根据不同阅读目的使用不同阅读策略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略读、跳读、猜测词义、推断等,逐步改掉逐词逐字的阅读习惯,纠正回读和出声读及默译的习惯,理解文章大意,并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如阅读说明文或议论文时,培养学生抓段落主题句的能力。先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浏览一下文章各段的首句或尾句,找出各段的主题句,在对文章有了简要的了解后,再仔细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