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微博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外训练中的应用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4602 浏览:59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12-19
[摘要]遵循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念,大学生口语能力发展中存在的“不敢讲”、“无话讲”、“讲不好”难题,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指导下,尝试引入视频微博怎么写作平台,提出一种网络化、可视化、互动化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外训练新模式,并开展了实证研究。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推动学生对语言知识的主动建构,提高元认知水平及口语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视频微博;大学英语;口语训练;教学模式
  []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5-0068-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

3.05.014

  

一、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国际地位提升,培养熟练运用英语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需求日益迫切。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已大学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理由。近年来,我国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开展了口语教学策略、口语测试手段、口语表达效果等多项研究工作,但在口语教学中仍存在以下两个难题:
  难题之一:课内“金口”难开。尽管学生已经意识到口语的性,并且知道提高口语水平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开口练习,但由于焦虑、缺乏安全感和二语交际自信,导致其课内口语训练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难题之二:课外“互动”不足。我国大学英语普遍“大班教学”模式,口语课时相对不足,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训练机会。尽管目前已有多种形式的课外口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寝室、英语俱乐部等,但口语课外训练活动如何与课堂教学互动、与生活互动,从而丰富口语训练载体,加大口语输出性训练,仍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近年来,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型博客(简称“微博”)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网络互动平台。以微视频、微电影、微直播为代表的视频微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终端等,可随时随地随意摄录、发布和分享新鲜事物、精彩瞬间、感悟体验,具有“短、快、精”等鲜明特色,一经推出便迅速崛起,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本文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中存在的“不敢讲”、“无话讲”、“讲不好”等瓶颈理由,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托视频微博平台,提出一种网络化、可视化、互动化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外训练新模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期为大学英语口语课外训练模式研究提供有益探索和实践经验。
  

二、国内外研究目前状况

  

1.大学英语口语课外训练模式研究目前状况

  大学英语口语课外训练策略、策略、技巧与模式研究,一直是高校英语深化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外训练与课内教学有效互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外训练活动等。教育部考试中心对我国近十年的英语口语教学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开展口语课外训练活动的实证性研究不足,有必要开展深入研究。
  

2.微博外语教学研究目前状况

  微博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已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外已开展了基于微博的外语教学应用研究和实践,证明了微博具有强大的语言教学潜能。例如,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Mark Sample[71提出了一个基于Twitter的教育接受模型,设计微博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性及学生学习主动性;日本多摩大学教授Mork研究了Twitter应用于外语教学的优势,设计了微博外语教学案例,如:故事接龙、诗歌创作、微小说赏析、生词造句、追踪单词用法、视频听写等:美国马里兰州Silver Spring国际中学教师George Mayo,开展了基于微博的大型协同写作研究,让学生领略了协同写作的乐趣,提高了英语写作能力。
  而言,现有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外训练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的主体性,不利于开展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及互助协作,更无法提供可视化的训练记录,因而,急需探索一种形式新颖、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具有互动反馈机制的口语课外训练模式。
  三、基于视频微博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外训练模式设计
  

1.设计目标

  基于视频微博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外训练模式设计目标是:确立学生是学习与生活的双重主角理念,将课外生活作为一个自由、和谐的创新学习环境,使口语课外训练与课堂教学互动、与课外生活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2.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本”,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则是认知理论的新发展,它们共同为基于视频微博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外训练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及应用指导。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了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的性,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开展自我评价、承担学习责任。人本主义在本模式中的应用体现在:学生在轻松、熟悉的课外生活环境中,自主或协作设计、编排、录制口语训练视频,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微博平台营造出的活跃、宽松氛围中充分发挥;同时,观看自己的活动视频,实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提高元认知水平,增强口语学习信心。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主和协作方式,开展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在本模式中的应用体现在:教师设计和提供启发式、开放式的口语课外训练素材及案例,激发学生的个人感悟、生活体验,微视频方式,在真实场景中表达和交流;与同伴讨论、交流及协作,积极主动的开展知识建构;分享口语训练微视频,获得教师及同学的指导与点评,增强和完善语言知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