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目前状况及存在理由之管见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
网站原创
点赞:34651
浏览:15866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1-30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提高。但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导向、教学手段、教学班级、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理由进行探讨,并提出一点自己的体会和观点。
[关键词]大学英语 目前状况 理由 倡议
[]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58-03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大学英语教学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大学英语教学也出现了许多理由,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知识内涵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新的教学要求还明确提出要将大学英语课程融入到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一般为:读写教程 + 视听说教程。一般来说,大学英语课程为每周4学时,其中2学时为读写教学,另外2学时为视听说教学,一学期64学时(4个学分),要求2个学年(256学时,16个学分)完成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
就拿《读写课程》教学来说吧,通常是大班授课,每班近百人,在演示型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课室里的教师主控台配有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大屏幕、VCD机、音箱和麦克风。学生的学习资料以书面教材为主,教师授课以电子课件、电子教案、自制的PPT为主,教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是演示自己设计的电子课件,而教材配套的学习光盘供学生课后自学使用。
而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则是小班授课,每班约四五十人,在普通语音室或全数字化语音实验室进行教学。教师使用的主控台配有多媒体电脑(主屏)、语言实验室制约机(付屏)、耳机、投影仪、VCD机等,学生配有与教师主控台相连的耳机和终端机,一座一机。教学资料以教材配套的听力学习光盘为主,教师补充的PPT课件、新闻、电影片段为辅,教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是演示教材配备的视听光盘。
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具体体现在教学策略的挑战和教师角色的转换方面。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 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而现如今,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担当的最角色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教师和学生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个性开展教学和学习,过分地强调了共性教育,忽视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学生的个性自由及和谐发展。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环境转变了,但是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本质没有转变。这种划一的教学不但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使得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关键词]大学英语 目前状况 理由 倡议
[]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58-03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大学英语教学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大学英语教学也出现了许多理由,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知识内涵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一、大学英语的教学目前状况
由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教育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其教育需求。于是,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同时更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一)教学目标与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要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新的教学要求还明确提出要将大学英语课程融入到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一般为:读写教程 + 视听说教程。一般来说,大学英语课程为每周4学时,其中2学时为读写教学,另外2学时为视听说教学,一学期64学时(4个学分),要求2个学年(256学时,16个学分)完成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 教学手段及教学班级
众所周知,高校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长,高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变得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纷纷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从过去普通教室里的一本教科书+黑板+粉笔的课堂教学模式,到现在的多媒体演示型课堂教学模式;从纸质的教师参考书到电子教案;从学生戴耳机(无电脑)式的语音实验室,到现在的全数字化网络电脑学习中心等。教学设备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导致了教学手段和教学班级发生了变化。就拿《读写课程》教学来说吧,通常是大班授课,每班近百人,在演示型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课室里的教师主控台配有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大屏幕、VCD机、音箱和麦克风。学生的学习资料以书面教材为主,教师授课以电子课件、电子教案、自制的PPT为主,教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是演示自己设计的电子课件,而教材配套的学习光盘供学生课后自学使用。
而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则是小班授课,每班约四五十人,在普通语音室或全数字化语音实验室进行教学。教师使用的主控台配有多媒体电脑(主屏)、语言实验室制约机(付屏)、耳机、投影仪、VCD机等,学生配有与教师主控台相连的耳机和终端机,一座一机。教学资料以教材配套的听力学习光盘为主,教师补充的PPT课件、新闻、电影片段为辅,教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是演示教材配备的视听光盘。
(三) 大学英语的教学导向
许多学校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教学的导向和目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评估以四、六级考试率为参考的依据。另外,毕业生在社会上找工作时,单位对他们是否拥有四、六级证书也有要求。这些都为应试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一进入大学就想参加四级考试,只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做四级考试题,忽略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错误地认为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就等于达到了学习英语的目的。许多外语考试很大程度上是间接性考试,考查学生某些相关语言结构方面的知识,以达到了解学生实际语言使用能力的目的。这样,课堂教学就主要是由教师讲授相关的语言结构知识,学生则被要求一定的操练来记忆这些语言规则,以应付考试。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教师无形中就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教学的目标和导向了,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理由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未更新
尽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未更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窠臼,极大地束缚了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具体体现在教学策略的挑战和教师角色的转换方面。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 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而现如今,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担当的最角色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二)教学过分强调共性
大学英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所谓的“PPP模式”。PPP分别代表“讲授”(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输出”(production)。这实际上就是外语课堂教学的几个的具体步骤。这种模式在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由于主客观等诸多理由,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是平行班上课。学生同用一本教材,教师同用一本教参;同一种进度,同一时间上课,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进行每个单元的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个性开展教学和学习,过分地强调了共性教育,忽视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学生的个性自由及和谐发展。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环境转变了,但是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本质没有转变。这种划一的教学不但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使得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