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的必要性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网站原创
点赞:8638
浏览:3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12-06
【摘 要】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培养出了解西方文化的,满足跨文化交际要求的具有综合素质型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是为这目的在不断的尝试着新的模式,却弱化了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作为英语语言教学的实施者,其用语的语言示范作用尤为。因此,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构建。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构建;西方文化;责任;语言教学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构建责任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对教育体制、结构,教学观念及方式策略、内容、手段的不断改革,一些理由也逐渐出现。教学偏向应试化,忽视了教学本身的品性构建,多媒体教学方式和自主学习模式运用的比例不当,道德和人文价值在教学中的缺失。调查发现,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师过多的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教的主体,制约作为客体的学生,学生失去对教师的尊重,教师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师生间的沟通机会减少,相互缺乏了解;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被动的服从教师的安排,他们内在的要求得不到关注,课堂表现不够积极。以上说明大学英语教学构建意识。
2.
3 大学英语教学特点要求教师课堂用语遵循需求
大学英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在师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教师用语具有语言学的特点。然而语言与言语交际却也受道德的制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面对在性格方面已经基本成型的大学生,教师除了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知识,与学生进行言语交际,更为的是注重课堂自身话语遵循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道德行为表现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语言表达的清晰与否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的多少有直接关系。教师在课堂上的用语需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积极深思理由,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带有感情的话语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并对所讲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的去深思,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要公正的对待学生,对他们因材施教,公平合理地对他们进行评价。尊重、爱护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到受到平等的待遇,热爱自己的工作,具有责任感和事业心。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前状况调查和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26-28.
[4]沈璿,宋月辉.教师责任的性与规约[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10).
[5]沈佩琼.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深思[J].教育与职业. 2009.(35):70-7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构建;西方文化;责任;语言教学
1 跨文化交际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构建文化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互联网及各种先进通讯手段的广泛使用,使得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便利和频繁。跨文化间的交流,除了掌握双方的语言,更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理解对方的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温斯顿布伦姆伯克曾经说过“培养学生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只培养能说流利语言的傻瓜的最好方式。”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起着至关的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河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樊浩教授说过“教育的可以归纳为三个命题:教育关系是一个共同体,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实体;教育的根本人文使命是解放;教育的人文精神基础是性善信念。”由此可见文化素养是英语综合能力的组成。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元素势在必行,培养学生的文化道德素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的环节。然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前状况是“语言能力多,文化素养少;语言知识输入多,文化知识输入少;抽象理论分析多,具体知识感悟少;课堂知识输入多,课外知识输入少。”学生的学习在如何在考级中使用一些做题技巧,取得证书,大学英语课程变成了语言技能培训课,失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本内容介绍西方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和不同文化间的道德观,锻炼学生的自我判断的能力,对西方文化中的个体主义、快乐主义、人道主义和多元主义进行探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构建责任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对教育体制、结构,教学观念及方式策略、内容、手段的不断改革,一些理由也逐渐出现。教学偏向应试化,忽视了教学本身的品性构建,多媒体教学方式和自主学习模式运用的比例不当,道德和人文价值在教学中的缺失。调查发现,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师过多的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教的主体,制约作为客体的学生,学生失去对教师的尊重,教师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师生间的沟通机会减少,相互缺乏了解;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被动的服从教师的安排,他们内在的要求得不到关注,课堂表现不够积极。以上说明大学英语教学构建意识。
2. 1教师建立责任意识
教师过多的依赖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任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学,一味的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厌烦和逆反情绪滋生,师生关系紧张。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矛盾,达不到教改的预期目的。因此,应当加强教师的责任感意识。根据英语课程的特点,有条理的安排讲解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的英语基础和英语水平,提出一些启发性的理由,设计难度不同的任务,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尽量让的学生都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思,展开讨论,推动学生身心潜能的发展,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责任要求。2.
2 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让学生明白每个人责任的主体,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负责任。学生的责任是自身道德情感和责任感的统一,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律。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注重自我的提升。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责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3 大学英语教学特点要求教师课堂用语遵循需求
大学英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在师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教师用语具有语言学的特点。然而语言与言语交际却也受道德的制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面对在性格方面已经基本成型的大学生,教师除了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知识,与学生进行言语交际,更为的是注重课堂自身话语遵循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道德行为表现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语言表达的清晰与否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的多少有直接关系。教师在课堂上的用语需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积极深思理由,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带有感情的话语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并对所讲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的去深思,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要公正的对待学生,对他们因材施教,公平合理地对他们进行评价。尊重、爱护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到受到平等的待遇,热爱自己的工作,具有责任感和事业心。
4 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旨在教授学生的语言理论,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还肩负着介绍西方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西方语言的道德的重任,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局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仅要注重教学手段、方式策略,更要在教学的责任上引起师生的相互关照,才能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师言语教学的实施者,要想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关键,教师和学生并肩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共同探究知识的奥秘,求得共同的发展。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前状况调查和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26-28.
[4]沈璿,宋月辉.教师责任的性与规约[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10).
[5]沈佩琼.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深思[J].教育与职业. 2009.(3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