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网站原创
点赞:6730
浏览:19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11-05
【摘要】艺术生群体在大学中的逐年增加,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由。本文该类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特点,试图把丰富的网络资源融于英语教学,提高其英语学习兴趣来提高其英语学习成绩。
【关键词】网络资源 艺术生 大学英语
1006-5962(2013)06(b)-0027-01
在我国,大学英语学习一直是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的研究,但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状况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近800所高校设有艺术专业,在校艺术生160多万人,已经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学生群体。目前,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要么与其他专业学生同等对待,要么仅以单独考试作为解决办法,学习特点被完全忽略。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考虑这一特殊学习群体的特点了大学英语教学一个无法回避的理由。
1.2 学习动机普遍不高。艺术注重培养学生灵感与意境,因而艺术类学生在观察与深思事物时倾向于一种直观性和跳跃性的思维方式。而英语在时候强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渐进性。两门学科的差异使擅长思维、善于动手的艺术类学生感到无法适应。
1.3 学习风格倾向于视觉和动觉型。艺术类学生偏好凭直觉处理理由,个性偏外向,用综合型而不是分析型的思维方式来感知信息。这样的学习风格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类大学生大都性情活泼开朗,内心世界丰富,个性鲜明张扬,公众交际广,表现更强烈,思维活跃,追求与众不同,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其感觉枯燥和单一,无法正确掌握英语学习方式,由此带来的挫折感使他们产生一种“破罐破摔”的情绪。
AlessinTrollip(2001)提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知觉与注意力和主动学习等理论对多媒体教学和设计是非常的。多媒体技术是网络的一个很独特特征,因此这些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研究上。知觉与注意力理论提出,视觉和听觉型信息能很容易被获取,其空间和时间性会影响注意力和理解力,其差异性和变化性能使注意力得以保持。而网络资料中有大量的视觉和听力材料(例如,文本、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节目更是很好地将视觉和听觉信息融合在一起。这些就能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实现信息理解和在大脑中有效地存贮。主动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观察和参与来进行学习的。在网络环境下,听、说、讨论等形式的交流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他们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并组织自己的语言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动机很大的激发,信息学习和内化变得容易。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自我知识的积极构建者,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学实践应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为中心,使其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理解和探寻新知识,并对其进行加工,实现知识的构建。学习是在群体性的活动和任务中完成的,要求学习者同时扮演学习者和教师角色,这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社交技能都有很大的提高。
Warschauer(2000)提出,从社会认知心理学角度看来,语言不是一个私有的、仅存有大脑中的事物,而是一个社会现象。言语不仅要语法正确,还要适合当时的场景。语言教学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还要为其进入真正的社会场景和适应在教室外的社会交流提供帮助。
3.1 确定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网络英语学习资源有多语种、多层次、多模式、多情境的特点,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题材,基本覆盖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风格等在网站上找到适合的内容,实现学习材料的个性化。
3.2 进行学习策略培训。不成功的学习者不光体现在学习动机的缺乏上,还体现在对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培训,提高其策略运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网络英语学习的效果。
3.3 加强学习效果的监控和评估。教师还是学习进度的监控者、教学结果的评估者,要对学生制定严格的监制约度,及时检测和诊断,及时发现理由和矫正,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帮助学生调控学习过程,协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提高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考虑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借助语言网络学习平台构建真实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中心”转变,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网络资源 艺术生 大学英语
1006-5962(2013)06(b)-0027-01
在我国,大学英语学习一直是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的研究,但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状况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近800所高校设有艺术专业,在校艺术生160多万人,已经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学生群体。目前,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要么与其他专业学生同等对待,要么仅以单独考试作为解决办法,学习特点被完全忽略。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考虑这一特殊学习群体的特点了大学英语教学一个无法回避的理由。
1、艺术生英语学习的特点
1.1 基础较差。高考时,艺术类考生面对专业和文化的双重考试,在专业课花费较多时间精力,包括英语在内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录取分数也较低。1.2 学习动机普遍不高。艺术注重培养学生灵感与意境,因而艺术类学生在观察与深思事物时倾向于一种直观性和跳跃性的思维方式。而英语在时候强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渐进性。两门学科的差异使擅长思维、善于动手的艺术类学生感到无法适应。
1.3 学习风格倾向于视觉和动觉型。艺术类学生偏好凭直觉处理理由,个性偏外向,用综合型而不是分析型的思维方式来感知信息。这样的学习风格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类大学生大都性情活泼开朗,内心世界丰富,个性鲜明张扬,公众交际广,表现更强烈,思维活跃,追求与众不同,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其感觉枯燥和单一,无法正确掌握英语学习方式,由此带来的挫折感使他们产生一种“破罐破摔”的情绪。
2、基于网络语言学习的理论基础
网络的大量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学者把注意力在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研究上(Chun&Plass,2000Warschauer,1997),由此也诞生了一些支持网络语言学习的理论,分别从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和社会认知主义等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阐述。AlessinTrollip(2001)提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知觉与注意力和主动学习等理论对多媒体教学和设计是非常的。多媒体技术是网络的一个很独特特征,因此这些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研究上。知觉与注意力理论提出,视觉和听觉型信息能很容易被获取,其空间和时间性会影响注意力和理解力,其差异性和变化性能使注意力得以保持。而网络资料中有大量的视觉和听力材料(例如,文本、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节目更是很好地将视觉和听觉信息融合在一起。这些就能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实现信息理解和在大脑中有效地存贮。主动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观察和参与来进行学习的。在网络环境下,听、说、讨论等形式的交流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他们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并组织自己的语言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动机很大的激发,信息学习和内化变得容易。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自我知识的积极构建者,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学实践应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为中心,使其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理解和探寻新知识,并对其进行加工,实现知识的构建。学习是在群体性的活动和任务中完成的,要求学习者同时扮演学习者和教师角色,这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社交技能都有很大的提高。
Warschauer(2000)提出,从社会认知心理学角度看来,语言不是一个私有的、仅存有大脑中的事物,而是一个社会现象。言语不仅要语法正确,还要适合当时的场景。语言教学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还要为其进入真正的社会场景和适应在教室外的社会交流提供帮助。
3、网络资源在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艺术类英语教学目前状况,基于该类学生群体的英语学习特点,笔者认为应以下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真正提高其英语学习兴趣和效果。3.1 确定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网络英语学习资源有多语种、多层次、多模式、多情境的特点,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题材,基本覆盖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风格等在网站上找到适合的内容,实现学习材料的个性化。
3.2 进行学习策略培训。不成功的学习者不光体现在学习动机的缺乏上,还体现在对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培训,提高其策略运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网络英语学习的效果。
3.3 加强学习效果的监控和评估。教师还是学习进度的监控者、教学结果的评估者,要对学生制定严格的监制约度,及时检测和诊断,及时发现理由和矫正,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帮助学生调控学习过程,协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提高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考虑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借助语言网络学习平台构建真实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中心”转变,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