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4803 浏览:11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11-12
摘 要:教师要从作业的本质出发,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把新课标的要求熟记在心,不断创新,精心设计,有性地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怎么写作。
  关键词:目的;指导;批改;讲评
  根据新课标的目标和要求,课外作业是形成性评价的组成,因此需教师要创新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课外作业的作用和目的

  (1)巩固课堂知识。学生仅仅依靠课堂的45分钟来提高英语成绩远远不够,应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的课外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内知识。《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2001年)在第103页指出:“自己的实践,人们能更透彻地理解、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蒋宗尧认为,课外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加强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
  所以,课外作业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渠道之一,实践,可以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同时,英语课外作业还是英语课堂的延伸和升华。诸如课外阅读、练习听力、写英文日记等,能够为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提供广阔的空间。
  (2)推动学生良好学习策略和积极情感的发展。由于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是学生独立深思、独立钻研理由、独立解决理由的过程,因此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推动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发展。作业反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推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也能及时发现学习上的不足和学习策略上的缺陷,不断改善学习策略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养成良好学习策略的过程。
  (3)反馈教学的得失。作业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学上的得失,能够为教师改善教学、调整方案提供第一手的资料。教师在获取了反馈信息后,反思,会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评价和调整,弥补教学中的遗漏与不足,从而改善教学策略,使英语课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课外作业的类别

  按照完成的方式,可以分为口头作业和笔头作业。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还有听力作业和课外阅读作业。按照作业内容,可以分为封闭性、机械性作业和开放性、创新性作业。前者如抄写单词、词组、句型、课文等,后者如写作文、做调查报告等。按照学习策略分,有预习作业、巩固作业和复习作业。初一、初二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所以可以抄写单词、词组等作业培养他们规范的英文书写。但是此类作业不宜过多,否则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初三学生思维逐渐形成,可以留一些开放性作业,给他们提供展示和张扬个性的机会。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

  (1)作业布置要分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英语水平不同,作业应当有所不同。同时要层次清晰,面向全体,要不同学生留不同层次的作业,不能忽略任何一个。比如对于英语水平中上的同学,如果只留抄写单词的作业,过于简单;如果要写作文,对于水平中下的同学,就有点偏难了。作业过难过易,都不能激发学生写作业的兴趣,还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恰当的作业能让每个学生写起来都觉得有兴趣、有的写、写起来不费劲。不能让学生觉得这个作业只是留给好学生的,只是留给差学生的,与自己无关。
  (2)作业布置的时间和方式要恰当。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留充分的时间,讲清作业的要求,并且给出写作业的指导。有些教师讲课时间过长,下课了匆忙布置作业,这样学生也许没有听清作业是什么、如何做,很难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果。作业量要适度,过多或过少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初一、初二可以少点,初三毕业班可以酌情增加,但不宜搞题海战术。
  (3)在作业中渗透学习策略指导。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①在抄写单词、词组、句型中渗透学习策略指导。现代社会人们每天能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上信息。如何把信息根据自己的归类整理是必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比如九年级15单元,课文以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为主题,出现了动物名称和词汇,因此在抄写课文生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把单词归类,再分类抄写(如分为动物类、形容词动物的词汇类、与动物生活有关的词汇类)。分类工作,能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识记,提高学生分类整理归纳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②在预习作业中渗透学习策略指导。英语预习作业似乎听起来奇怪:不就是生词和课文吗?有什么可预习的?其实,预习作业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很有帮助。因此,教师要留的规范、留出实效来。在预习单词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把单词表中的单词进行分类,哪些是曾经学过的,哪些是似曾相识的,哪些是完全陌生的。对于完全陌生的,看看有没有熟悉的地方,如disappear是陌生的,但是appear是熟悉的,这样就专门记住dis就可以了。预习课文时,把课文分成几大,用中文或英文写出每段的大意。最后写出本课自己感觉比较难的地方。预习作业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很好的交流,在预习作业中渗透学习策略指导是可行的。
  ③在复习作业中渗透学习策略指导。一提到复习,大家就想到一套套复习题集。其实靠出题、做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引导理所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越来越熟悉教材。如九年级“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主要谈论如何学习英语的理由,那么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设置几个理由:1)how do you learn English?2)do you he some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理由的回答,从而整理出理由。
  

四、课外作业的批改

  (1)及时原则。一般情况下,作业反映的是学生对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如果教师及时批改,就能及时发现理由,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如果教师拖延时间过长,则失去作业的目的,会把学生惯出拖拉的毛病,后果不会好。
  (2)人性化原则。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宽容和善待学生,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尽量在对的地方打对号,错的地方不打叉,给学生留点情面,留点信心。换位深思一下,如果自己是学生,拿到作业,发现大红叉子,心情一定不会好,也许会把本子扔到一边,再也不看了。所以一句赞许的批语,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动力。
  

五、课外作业的讲评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比较注意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至于作业的讲评,却由于时间紧,并未给予。其实,作业能否发挥预期的效果,关键看讲评如何。按错误的范围分,有个别错误和普遍性错误;按照错误的性质分,有马虎错误和笔误错误。可以自己纠正的,学生自己改正;普遍性错误教师要反思是否授课中没有讲明白,然后下一堂课再讲。有些教师作业改完后,本子一发万事大吉了,至于学生改没改,是否改不闻不问。这样作业的效果就不明显,失去了。只有认真指导学生改错,帮助学生把错误都弄明白后,作业才起到反馈作用。
  对于课外阅读小文章的作业,其实每天10分钟就够了。有些学生就是不认真完成,这样作业失去了实效性。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定期进行阅读比赛,就能推动阅读作业的完成,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蒋宗尧.中小学教师教学实用基本功[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8.
  (河南南召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