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初探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网站原创
点赞:4759
浏览:11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10-19
摘 要:本文探讨的是激励性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和动机,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兴趣,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发现学习英语的奥妙和乐趣。
关键词:激励评价 形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说过:“人类本性最深处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和尊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显得尤为。“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在课堂上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如在学习“although”这一语言知识点的时候,有学生出现了这样的句子:“Although I’m not very clever, but I still work hard every day.” 我对他说:“I think you are already very clever, because you can say such a great sentence.” 而后,我又问全班同学:“Don’t you think he is a clever boy?” 此时全班同学齐声答道:“Yes!” 接着,我又问:“But 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sentence and the one on the blackboard?”几秒钟的深思之后,许多同学发现了错误,回答道:“ There should be no but in the sentence.” 在一个轻松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了充分的肯定,积极性、自信心了提高,同时他们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的语言难点与,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教师在激励性评价中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性要强,因材施“激”。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来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和策略。
第二,时效性要强,趁热打铁,及时激励。激励过早,时机不成熟,动机“激”而不发;激励过迟,良机错失,激励又成了“雨后送伞”,收效不大。
第三,把握分寸。激励过度,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激励不到位,不仅产生不了应有效应,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与激励的初衷背道而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运用激励性评价学生、刺激学生,使学生在新的评价中获得最新的发展,使教师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推动者和伴奏者,使学生学习的成功者。
参考文献
[1]李兆增.自我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7).
[2]张春莉.走向多样化的评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沈席福.发挥“评价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作用[J].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2(3).
[4]万伟等.教学评价策略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激励评价 形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说过:“人类本性最深处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和尊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显得尤为。“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一、“激励性评价”的
1.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满足教学,协调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激励性评价有助于形成无拘无束、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其所教的学科上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2.以人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励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它让学生有更多决定自己学习的权力,并使学生放开了对学习结果过分担忧的包袱,过程,享受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3.策略引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激励性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自信心,调整了学习的策略。它不仅使教师更了解学生,更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评价中,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增强了自信心,学会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4.多维交流,推动学生有效学习
激励性评价加强了师生交流,推动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它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怎么写作。二、激励性评价的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分三种形式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激励、体态激励和书面激励。1.语言激励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策略是赞美和。”语言激励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使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学生,教师的话讲得精彩就是影响力,讲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讲得深情就是冲击力。这些“力”加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它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向前展开。常用的激励性评价语有:very good,excellent,great,clever boy(girl)!I am proud of you!等。教师在使用中应注意选用得体的评语。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在课堂上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如在学习“although”这一语言知识点的时候,有学生出现了这样的句子:“Although I’m not very clever, but I still work hard every day.” 我对他说:“I think you are already very clever, because you can say such a great sentence.” 而后,我又问全班同学:“Don’t you think he is a clever boy?” 此时全班同学齐声答道:“Yes!” 接着,我又问:“But 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sentence and the one on the blackboard?”几秒钟的深思之后,许多同学发现了错误,回答道:“ There should be no but in the sentence.” 在一个轻松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了充分的肯定,积极性、自信心了提高,同时他们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的语言难点与,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体态激励
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评价简便易行但效果显著。一种赞许的目光、一种默许的点头、一丝真心的微笑、一个小小的手势(轻轻抚摸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赏、真心地和学生握握手表示感谢、竖起大拇指表示夸奖等)都会使评价变得充实而有人情味,对学生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会认真倾听学生的讲解也是一种有效的体态评价,它是对讲解者的欣赏。体态评价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斥责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关注的目光、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如饥似渴地看书学习、争先恐后地回答理由、思维的火花尽情地燃烧,创新的种子不断地萌发……这一切不正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追求的课堂嘛。3.书面激励
作业激励性评价是书面激励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最好策略,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有的教师只用红笔标明答案的对错。这时,如果写上一些激励性的语言那效果就更明显了。如“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good !”“Well done !”“你做题很细心,如果书写再认真一点就更好了”等。别小看这批语,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出两周的时间,学生的书写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观。进步的同学还会把作业本主动拿回家让家长看,此时,学生已经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短短的一句话激励着他们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短短的一句赞扬点燃了他们内心要求上进的火花。评改单元试卷时,笔者不仅检查对错,还要分析错误理由。对正确的项目,笔者会在旁边注明:“你在阅读方面有了进步!”“这道题你掌握得很好!”等。家长看了试卷,不仅能了解自己孩子的成绩,而且今后辅导孩子的学习也就心中有数了。对于取得高分的学生,笔者加大:“看到你的成绩,真为你高兴!”“太棒了!”此外,教师在激励性评价中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性要强,因材施“激”。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来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和策略。
第二,时效性要强,趁热打铁,及时激励。激励过早,时机不成熟,动机“激”而不发;激励过迟,良机错失,激励又成了“雨后送伞”,收效不大。
第三,把握分寸。激励过度,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激励不到位,不仅产生不了应有效应,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与激励的初衷背道而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运用激励性评价学生、刺激学生,使学生在新的评价中获得最新的发展,使教师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推动者和伴奏者,使学生学习的成功者。
参考文献
[1]李兆增.自我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7).
[2]张春莉.走向多样化的评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沈席福.发挥“评价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作用[J].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2(3).
[4]万伟等.教学评价策略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