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读网络字幕组的传播活动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29985 浏览:13457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4
【摘 要】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网络字幕组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主要着重于字幕组传播动机、传播内容以及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的大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的解读。深思我国互联网上字幕组的发展目前状况,在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支撑下,大胆展望了字幕组的发展前景,以期为中国优秀文化的“走出去”战略寻找一条现实的路径。
  【关键词】字幕组;粉丝文化;新型跨文化传播相似度检测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字幕组作为一个新兴群体开始进入网民的视野,无数民间字幕小组的涌现满足了我国网民对同步观看海外影视资源的需求,《纽约时报》更撰写文章称他们是“打破文化屏蔽的中国译制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尝试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字幕组的传播活动进行解读。
  

一、字幕组概述

  字幕组(Fansub Group),又称为译制小组,是指将外国影片配上本国字幕的爱好者团体。起源于欧美日本动漫粉丝社团,正如字面意思所说,字幕组是由爱好者根据个人兴趣所组成的团队,并且,字幕组并不以营利为目的,爱好者们制作字幕只是因为自己对某部作品的喜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兴趣。
  本文所指的字幕组即译制小组,因其翻译传播的流程已涉及专业译制片流程及技术,故也称其为译制小组。国内互联网大众所熟悉的字幕组一般是指制作美国电视剧字幕的美剧译制小组和制作日本动漫节目的日语译制小组,这两类字幕组也是本文主要考查的字幕组类型。
  

二、网络字幕组的传播动机

  

(一)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实现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认为,人生是一场表演,社会是一个舞台,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符号乔装打扮了的“自我”。网络字幕组在现实生活中各自有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而日常生活中的固定性和规范性,以及标准化的生活空间,使得粉丝们的社会自我发生异化,他们更容易把网络社区当做是一个进行自我呈现和延伸的平台,使他们在粉丝活动比如文本重构中更加积极地展现自我,宣泄情感。
  

(二)文本重构和解读

  在20世纪80年代时,费斯克等人就对大众文化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了深刻的论证,他们并不意识形态的分析策略,而是认为大众不仅仅是被动受控的客体,大众文化中隐藏着一种积极能动的自主性力量。影视剧等流行文化中的受众主体性表现的尤为明显,网络字幕组作为流行文化的一员,其成员对文本的翻译某种上来说也是文本重构行为,这正是接受者主体性力量的外放和体现。
  

(三)追求精神满足和实现自我价值

  “阶级本质主义观点曾经把文化看做是某个特定阶级的阶级性体现”。而在网络时代,互联网为普通大众获取信息和共享资源提供了广阔平台,大众的阶级属性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开始变得界限模糊。人们对文化工业的参与和对文化产品的取舍,更多是取决于自己的文化趣味和获得精神满足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而非把它们当做是某个特定阶级所独有的文化资源,这就促成了网络世界中文化传播的无疆域性。
  网络字幕组的成员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大多是白领、国内学生、海外留学生和海外华人。他们大多有大把使用电脑的时间,外语能力都非常好。这样的一个参与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身份和背景,却都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共享和奉献精神,可以认为是该粉丝群体的精神满足和自我价值实现的。
  

三、我国字幕组的双重角色解读

  英国传播学者费斯克在他的作品《理解大众文化》中写到,“大众传播是一个复杂微妙的过程,就像两人对话一样,是一种协商、互动、交换的活动”。言外之意就是,传者和受者之间是互动的,受者也可能是传者。民间译制小组作为伴随互联网技术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介受众,他们已并非传统上的影视节目爱好者,而是借由自身媒体素养及语言技能为国内更多影视受众提供节目资源的传播者之一,他们“作为受众的‘感官’愈发自由,愈能依靠新技术力量来建立属于己的媒介‘食谱’”。也将越来越向资源生产者的方向前进。
  (一)作为受众:粉丝文化衍生下的“网络意见领袖”
  著名媒介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教授在接受我国《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互联网译制小组现象可以归纳成“参与式文化”,推动这种文化形成的即是生产性粉丝。“生产粉都(Fandom)文化成了一个参与性文化,这种文化将媒介消费的经验转化为新文本、乃至新文化和新社群”。伯明翰学派认为,受众对文本的符号解读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受众可以对文本信息作出多样的理解。
  20世纪4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意见领袖”的概念。具备了相关语言能力并掌握媒体内容渠道的优势,使得字幕组在海外影视资源在我国互联网的传播过程中,不自觉地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职能。一方面,作为国外电视节目的粉丝,他们是最早将自己喜爱的媒体资源引入国内互联网的群体。另一方面,他们所生产的文化资本也是文化资本中最发达、最显眼的。他们在网民心目中已经最具权威性的影视“风向标”。
  (二)作为传播者:跨文化传播中的新型相似度检测
  长期以来,大陆地区的电视台对美国电视剧的引入被政策所局限,而电视台的海外剧场也一直被韩剧所占领。因此,互联网“美剧迷”观看美剧的首选渠道。作为“舆论领袖”的媒介过度使用者与媒介技术背景下迅速发展的互联网的碰撞已经使得以字幕组为代表的媒介文化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承担作为受众角色的同时,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方面作为传播者的角色显得尤为。如何让字幕组在满足其粉丝心理的同时更好的为新媒体生态环境下的跨文化传播怎么写作,这是下一步应该着重探讨的理由。
  四、国内网络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领域的前景展望
  社会,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海量信息迅速传播的媒介生态环境下,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突破了核心媒体时代的地缘限制,摆脱了经济桎梏和“把关人”的信息阻滞。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各国、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而引发的国际传播的失衡理由在互联网上依然不容忽视。在上述国际文化传播的新形势下,国内网络字幕组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