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角度下的隐喻型歇后语翻译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网站原创
点赞:24722
浏览:110497
最后更新时间:2024-10-13
【摘 要】歇后语是汉语言的一种独特表达形式,传递出浓厚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图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型歇后语中包含的隐喻,遵循喻体加寓意的原则,探讨此类歇后语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认知;隐喻型歇后语;喻体;寓意;翻译
认知语言学是西方语言学的一门比较新的分支,大约成型于1980年至1990年代。它提出人类语言的创建、学习及应用都与其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自从莱考夫(Lakoff)(认知语言学创始人)和约翰逊(Johnson)发表《赖以存活的隐喻》一书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著述[1]P148。在传统修辞学家的眼中,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新的的创生过程 [1]P148。
隐喻也大量出现在歇后语中,这与歇后语的特殊结构有很大关系。歇后语的前半一般为比喻,后半点出该比喻的含义。前半的比喻和通常上的比喻有所不同,是一个生动的“意象”。从这个意象中引申出来的含义恰好可以用来描写另一个场景,构成后半。这与隐喻的概念不谋而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类隐喻型歇后语进行分析,会产生新的理解,进而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本文拟从认知角度来探讨隐喻型歇后语的翻译,望能带来一种新的思路和启发。
前面已经谈到,歇后语一般由两构成,前半是比喻,后半解释说明该比喻的含义。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有些歇后语因为已被大家所熟知,后半通常被省略,这也是“歇后语”这个名字的由来。从前后两的关系来说歇后语又可分为比喻型歇后语和双关型歇后语[2]P197。前者数量较多,它的比喻与使用歇后语的上下文中所描写的事物有相通之处[4]P42。如:“竹篮打水——一场空”。这里的“比喻型歇后语”笔者认为把它称作“隐喻型歇后语”更为恰当。后者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联想来表达,其前半所说事物跟上下文中描写的事物没有雷同之处,数量较少[4]P42。如:“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可以看到,前一类歇后语隐喻来达意,而后一类则联想。相对应的,两者的翻译策略有所区别。限于篇幅,这里的探讨以第一类歇后语——隐喻型歇后语为对象。
对隐喻型歇后语的翻译处理得当与否,关键看译者是否能成功地将其蕴含的隐喻用汉语传递到英语中。隐喻所包含的两个要素:对象及媒介体现在语言中分别为歇后语的意象和它的寓意,后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联想。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这个歇后语,前半的喻体是一个意象,后半解释说明了该喻体的联想。理想的歇后语翻译在英语表达形式上既要保留它的,又要译出它的寓意。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将中国式隐喻的意象和它的寓意传递给认知方式与中国相差较大的西方人。如果保留意象,其联想常常不能被西方人所理解。但若舍弃意象,汉语生动的文化表达随之丧失。该怎样处理这种“两难”情况?以下笔者将结合一些歇后语英译的实例对此类歇后语的翻译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认知;隐喻型歇后语;喻体;寓意;翻译
1、前言
翻译简而言之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在这种转化背后,却复杂的认知活动。译者便是这种认知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在处理和特有文化相关的俗语的翻译上,译者的认知水平直接决定着翻译质量的高低。作为俗语之一的歇后语的翻译,正越来越受到。一些学者对于歇后语的翻译策略已有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张培基,1978;郭建中,1996;韩庆果,2002;邹永红,2006),但对何种情形下何种翻译策略以及的理由并没有深入探讨。认知语言学是西方语言学的一门比较新的分支,大约成型于1980年至1990年代。它提出人类语言的创建、学习及应用都与其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自从莱考夫(Lakoff)(认知语言学创始人)和约翰逊(Johnson)发表《赖以存活的隐喻》一书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著述[1]P148。在传统修辞学家的眼中,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新的的创生过程 [1]P148。
隐喻也大量出现在歇后语中,这与歇后语的特殊结构有很大关系。歇后语的前半一般为比喻,后半点出该比喻的含义。前半的比喻和通常上的比喻有所不同,是一个生动的“意象”。从这个意象中引申出来的含义恰好可以用来描写另一个场景,构成后半。这与隐喻的概念不谋而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类隐喻型歇后语进行分析,会产生新的理解,进而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本文拟从认知角度来探讨隐喻型歇后语的翻译,望能带来一种新的思路和启发。
2、歇后语概述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广大中国人民在生活经验中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它结构独特,生动,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2]P197。由于歇后语幽默诙谐,文化气息厚重,民族特色浓郁,在文学作品中被频繁使用。据统计,在《红楼梦》中至少出现了30条歇后语[3]P66,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起到了很大作用。前面已经谈到,歇后语一般由两构成,前半是比喻,后半解释说明该比喻的含义。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有些歇后语因为已被大家所熟知,后半通常被省略,这也是“歇后语”这个名字的由来。从前后两的关系来说歇后语又可分为比喻型歇后语和双关型歇后语[2]P197。前者数量较多,它的比喻与使用歇后语的上下文中所描写的事物有相通之处[4]P42。如:“竹篮打水——一场空”。这里的“比喻型歇后语”笔者认为把它称作“隐喻型歇后语”更为恰当。后者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联想来表达,其前半所说事物跟上下文中描写的事物没有雷同之处,数量较少[4]P42。如:“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可以看到,前一类歇后语隐喻来达意,而后一类则联想。相对应的,两者的翻译策略有所区别。限于篇幅,这里的探讨以第一类歇后语——隐喻型歇后语为对象。
3、认知学角度下的隐喻
3.1基本概念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构造和感知机制紧密相联[1]P148。人的生理机制的局限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反映客观外部世界,而借由身体和经验来表达。在语言的初始阶段,人类身体与世界相联系,把自己的身体特征“投射”至客观事物中。无论东方或是西方民族如此。因此,河有河口,山有山头和山腰,树有树冠之说[1]P148。认知能力的不断加强,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渐渐从具体概念中脱离出来:他们开始借助于表示某个具体实体的词语来指称或认知某个陌生的概念,从而把实际上不一样的事物当做同一种事物来谈论,其结果就是隐喻的产生[1]P148-149。3.2隐喻的建立
隐喻是用非常规概念对客体或事件的描写[5]P2。这里引申出两个概念:对象——被描写的客体或事件,媒介——以非常规方式进行描写的概念。两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呈网络状方式连接。比如提到“阴天”会使人联想到“阴郁、心情低落、萧条”等等概念,而“玫瑰”则常常和“爱情、热情、美好”等概念相联系。隐喻的是媒介在描写对象中非常规解释而建立起来的。非常规解释以媒介概念与对象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5]P2。4、认知角度下的歇后语翻译策略分析
尽管隐喻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思维机制,但由于地理环境、存活方式、思维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隐喻呈现出很大差异。如“狗”这种动物在西方人眼中代表“忠诚、友情”,而在中国人眼中却是“卑贱、势力”的象征。语言的共性是语言可译性的基础,如一些科技词汇,专有名词的都可以从一种语言完美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但和文化密切相关的,一个语言体系中的俗语、习语、典故等……由于其喻化具有二级性或后生成性而译者面对的认知课题[5]P4。对隐喻型歇后语的翻译处理得当与否,关键看译者是否能成功地将其蕴含的隐喻用汉语传递到英语中。隐喻所包含的两个要素:对象及媒介体现在语言中分别为歇后语的意象和它的寓意,后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联想。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这个歇后语,前半的喻体是一个意象,后半解释说明了该喻体的联想。理想的歇后语翻译在英语表达形式上既要保留它的,又要译出它的寓意。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将中国式隐喻的意象和它的寓意传递给认知方式与中国相差较大的西方人。如果保留意象,其联想常常不能被西方人所理解。但若舍弃意象,汉语生动的文化表达随之丧失。该怎样处理这种“两难”情况?以下笔者将结合一些歇后语英译的实例对此类歇后语的翻译进行一番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