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形成机制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9212 浏览:8427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1
摘 要:创造性叛逆是跨文化的文学翻译中规避的客观规律,有其产生的深刻的性。主客观种种因素决定了“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探讨创造性叛逆的生成机制,可以增强异质文明之间的互补互识,从而推动世界文学整体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文化过滤;接受环境
  “创造性叛逆”(creativetreason)是法国社会学家埃斯卡皮在《文学社会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已经是一个学界公认的翻译的客观规律,接下来我将探讨创造性叛逆的生成机制。
  

一、译者主体性因素的作用。

  (一)译者主观上的有意误译。译作不是原作的从属,不是对原作的简单模仿。“译作在原作之后,不在原作之下。”译作的改写具有着与创作相等的和相对独立的文学价值。高明的译者不会让自己处于“一仆二主”的尴尬境遇,恰恰相反,译者是原作的第二作者,是原作新生命的创造者,有着自己的审美创见、翻译风格和艺术个性和翻译策略选择。译者为了表达出自己的审美创见,常常采取直译、意译、异化、归化等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对原作进行语言乃至层面上的切割断裂、改写加工、扭曲变形,以完成对原作理想化的改头换面。
  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个性化翻译是典型的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叛逆。庞德有意误译李白《古风第六》中的“惊沙乱海日”为“surpriseddesertturmoilseasun”,这种有意为之的误译正充分体现了其“异化”的个性化翻译特征。庞德将诗歌译成一连串的意象,并不拘泥于文面上的一一对应,而是更加关注语言的意象表现能力。庞德由此开创了“表意文字法”这一诗学。庞德大胆的创新,使得词源意象复活了,充分挖掘出了英语诗歌的表达潜力。庞德的翻译著作《神州集》被称为是“中国诗的伟大发明”。庞德个性化翻译的成功,充分证明了翻译中积极的创造性叛逆是有效的。
  (二)译者的无意误译、漏译。大多数的误译与漏译都属于无意识的创造性叛逆。钱钟书指出:“译文中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和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就是讹。”某些讹误是由译者的粗心大意造成,有些则是因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不彻底而产生的误解。如小畑熏良英译《李白诗歌》,就将李白诗句“青春几何时”误译为“Greenspringandwhattime”。
  

二、语言、文化机制的作用。

  (一)跨语际翻译的不对等性。异质语言具有一定的“不可译”性,绝对等值等效的跨语际翻译是不存在的。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天然的差异总是避开文化传递中信息的亏损。文学翻译中普遍意象空缺、意象不对等等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异。为了顺应译语文化和阅读习惯,翻译者就难免要参照译语环境,强而改之,造成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
  (二)目标语国的文化过滤。“文化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
  翻译过程中目标语国文化要素的渗透明显而强烈。受到本国特定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框定的读者相对稳定的期待视野与固执的前理解是译者阐释的基础,是译者关注的前提。译者在译介异域文学时须谨慎处理文本可能与译入语国文化心理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发生的抵触,对那些不合地宜的源语言文化因子进行淘汰删除、加工变形以达成最理想化的阐释效果。译者常常转换表达方式、创造新的文学,对原作进行增、减、编、缩、并、改等手段来实现和解。
  译者进行了第一个层次的文本改造,而接受环境和接受者的能动接受更是决定了它们存在的形态。不同国度下的读者有着跨越的审美距离和审美心理结构上的差异。接受者有自己独特的集体文化心理结构,对翻译文学的接受和涵纳总是充满了带有集体色彩的误读。而文学接受中的不同读者的个体诠释也总是千奇百怪且层出不穷的。文本在旅行和漂浮的过程中被接受者的误读不断地延展、异化。
  由于所面对的读者和接受环境的不同,一部在本国被众人所遗忘的作品可能受到异国读者的热烈追捧。在中国文学史上默默无闻的诗僧寒山就在美国改写了自己的命运。自二十世纪五十年始,寒山诗不断被译成英文,漂流到了美国读者的视界,寒山“一夜成名”,竟然美国三个时代年轻人的偶像,了美国“垮掉的一代”心中的“超男”。寒山衣衫褴褛,屹立于高山上迎风狂笑,傲视众生的疏狂与他们反抗主流、表达自我的时写作技巧想完全契合。美国读者夸张式地揭示出了寒山的反叛精神,明显地表现了文学翻译在文化过滤机制下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
  

三、文本本身的多义性。

  文本本身的多义性给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提供了土壤。一部好的作品有着足够宽广的生成空间,有着足够的文本张力去“附和”不同的文本定位。文学文本内含了自己的“召唤结构”,文本面对读者,就必将脱离文本作者的初始视野而进入各色读者的视野。又尤其是经典被翻译引入外国之后,各种新鲜的见解都为提供了可能有用的研究视点。
  

四、总结

  译者的主体创造、无意误译、语言文化机制下跨语际文学翻译的不等值、接受环境的异质、接受者审美的个体差异、文学文本本身的多义性等决定了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发生的性。应该充分理解文学翻译中富有成效的创造性叛逆,为比较文学打开一个新的研究窗口,发掘出造成误读改写的文化差异,在互证互补中推动异质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推动世界文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王美华、王沛译,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2]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七缀集[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