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翻译现实对策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10798 浏览:45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9
[摘要]外国文学在文化背景、语言环境以及审美习惯上都和中国存在极大的差异,译者就从现实出发,了解这些差异,关注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转变传统观念,运用新的策略,加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从真正上做到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准确翻译。
  [关键词]外国文学;翻译;策略
  []A[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4-0086-03
  [收稿日期]2013-05-10
  [作者简介]石乐波,首钢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文学翻译及应用语言学。
  ,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人们对外国文学也越来越,外国文学翻译也在时代的变迁处于发展之中。自从战争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以后,外来的文化也随之进入中国。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其间有时期也有低谷时期,不管怎样都给中国文学注入一股新的力量,让中国的读者接触到不同于本土文化的异域风情。
  

一、外国文学翻译发展的历史和目前状况

  

1.外国文学翻译的定义

  外国文学即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策略,虽然不同领域对翻译的定义千差万别,但是,从文学的角度上看,翻译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性的创造,是译者在外文文本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再一次艺术加工。翻译文学“含着翻译家自身独特的创造性”[1](P13)。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对译者、对读者、对作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但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也帮助了中国作家的崛起,对中国作家本土文学的创作,无论是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提供了灵感借鉴和吸取营养的来源。从鲁迅、郭沫若、茅盾到徐志摩、卞之琳等众多的现代文学大家,他们既是外国文学的翻译者,又是作家或诗人,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同时不仅拓宽了创作的视野,还翻译吸收和接受了外国文学的影响,丰富了自己的创作。当然,外国文学翻译进入中国社会之后,也推动了人与人的交往和了解,由此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2.外国文学翻译发展历程

  外国文学翻译在古代只是零散的、时断时续的,真正地以强势进入中国,给中国的社会和文学带来震撼性的冲击力应该是在战争之后。这是中国历史上外国文学作品发展的第一次,不仅是让当时的国民了解和认识了西方世界,也推动和推动了中国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到了五四时期,各种文化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他们除了独立发行刊物,还积极地从事外国文学翻译的工作。在此时,无论是在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范围还是翻译的策略、策略和目的上,都有了多元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的以及经济建设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也使外国文学翻译出现了一次的发展。无论是数量和还是质量,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大大超越了五四时期。苏联文学作品爆发式的大量出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作品也随之涌入,此前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但到了1964年之后,受到“四清”和“”的影响,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及研究也受到了很大制约,保持止步不前的局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带来一股全新的动力,推动着文学翻译乃至整个人文研究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大量外国作品的涌入,不仅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使我国的文学翻译及研究工作进入一个空前发展的时代,在各个文学翻译领域全面开花,甚至包括以往从未接触过的拉美文学翻译领域。
  

3.外国文学翻译的目前状况

  世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人民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目前,我国外国文学翻译作品覆盖面非常广泛,从现当代西方文学到拉美文学,甚至西方后现代派,魔幻现实主义、“爆炸文学”等无一不涵盖其中。欧美文学研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理由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俄罗斯文学虽不能重现历史中的繁荣景象,但其发展势头和在读者中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中国读者对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熟悉,其实并不是原著而是译著。在对外国文学翻译的研究上,诸多的文学家、艺术家及翻译家都以身作则,以严谨、专业的素养推动着我国的翻译事业的发展,并对翻译文学的理论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近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就一直专注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主要翻译的作品有《工人绥惠略夫》《战争中的威尔珂》《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等,对外国文学翻译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当代外国文学翻译存在的弊病

  目前,大众审美水准的提高,对外国文学需求越来越大,也推动着外国文学翻译工作朝着文面精准、内容深邃、通俗易懂、本土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理由。
  

1.缺乏文化理解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造就了不同的人文内涵,因此,文化的特质也是千差万别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差异性,使外国文学翻译作品中会出现与当地文化严重脱节的现象,进而读者不能理解文章的具体内涵,理解产生差异。产生这一现象的理由是翻译者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对作品本身、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家的写作意图不太了解,没有认真地去了解当地的文化。的外国文学都有它的思想文化背景和政治社会背景, 了解这些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是非常的,它有助于翻译者在翻译时对作品的思想进行深度的解读。但这在一时之间还不能达到,这对文化环境和语言特征有着深入的了解和长期的积累。著名学者杨绛就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她看到意大利神父艾儒略的作品《职方外纪》里提到一位著作等身的名叫多斯达笃的贤士,由此想到在《唐吉诃德》一书中也曾出现过对这个人的描述,还被译为“焦黄脸儿”。杨绛一度不太清楚这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关联。后来,她在访问西班牙的时候,才了解到这位多斯达笃是西班牙历史上著名的作家,因其有吉卜赛人的血统,所以面色焦黄,不同于普通的白种人,当地的老百姓就亲切地称他为“焦黄脸儿”。这样一个西班牙路人皆知的典故,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却是极为陌生的,即使是杨绛这样学识广博的学者、专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