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翻译之利弊与译文质量的提高论文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点赞:6713 浏览:22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5
摘 要:对等翻译是一种理想的翻译标准,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是译者美好愿景的来源,也是翻译挑战的源头。,本文将从翻译过程、翻译、翻译理念与工具这三个方面探讨对等翻译的优势。其次,将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对等翻译的挑战,主要分为三:语义差异、句法差异和语用因素。在利弊分析的基础上,将从语义、句法、语用、翻译工具四个方面总结提高译文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对等翻译;符号学;译文质量
  

一、优势

  奈达(Nida&Taber,1982)曾提出翻译的三阶段:“分析”、“转化”和“重组”。“分析”涉及到原文的语法和语义因素,这让译者明白如何全面而有效地分析文本(ibid.);“转化”指的并非“语言一致”而是“情境一致”;奈达还列出了“重组”过程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动态对等”(Nida,1969),这些都有利于译者更好地实现对等翻译。
  奈达认为,译者要达到翻译目标,与“译文的受众相同的行为方式”(Nida&Taber,1982)。对受众,即翻译这个交际活动的参与者的,将有利于译者实现翻译过程中的语用对等。其次,奈达指出,对于某些主题的翻译,如圣经翻译,好的译文所传达的信息不仅要让人们能够理解,并且“传达信息的方式(交流中的表达元素)也要让人们可以感受到它的相关性并进而采取行动(祈使功能)”(Nida&Taber,1982)。而奈达的翻译对传播圣经所作出的贡献,体现了语用对等对实现语言交际功能做出的巨大贡献。
  此外,贝克提出的三类语料库不仅让翻译过程更加清晰,而且反映了译文或目标语的典型特征,推动了对等翻译的实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翻译与研究当中。
  

二、挑战

  然而,对等翻译却是一把双刃剑。一直以来,翻译界对这一复杂理由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目前,人们对其限性的认知较为一致,因此,本文将不赘述,而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讨论这理论的挑战所在。根据莫里斯(Morris,1938)的理念,符号学可分为语义、句法和语用。翻译实践则是一种在两个符号系统,即两种语言之间开展的活动。因此,也可以从语义、句法和语用来讨论对等翻译的挑战性。
  

(一)语义差异

  特定语言代码的声音(或图像)与是通常是借由使用方式来配对,是随意组合的,这意味着原语中某个语言代码的语义范围在目标语中的范围会发生变化;有些人认为语义指的是语言代码在字典里所描述的内容,而语言学家们则认为,语义指的是概念、正式、语境、文体、、文化的组合,因此,特定语言代码在其他语言中的语义就变成了上述各种的组合(刘宓庆,1996)。而这正是在翻译过程中很难达到语义对等的理由所在。
  ,特定语言代码语义和所在的语言代码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特定语言代码和其所在的语言代码系统有着相似的特征,如声音和图像的民族特色,以及特定声音和图像的结合方式等,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言系统(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因此,实现声音和图像组合的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推论,如果一个语言代码在其语言系统中实现了修辞功能,译者就很难做到语义对等(刘宓庆,1996),如:
  原文:这条路,下雨是条水泥路,天晴是条洋灰路。
  谐音:这条路,下雨是条水泥路,天晴是条扬灰路。
  分析:第二句中的“扬灰”(backtranslation:dustsarerisen)和“水泥”(backtranslation:concrete)与第一句中的“洋灰”(backtranslation:cement)和“水泥”(backtranslation:waterandmud)是谐音词。译者在把原文翻译成英文时,很难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对等的谐音词,因此,可能会采取加注解的方式来翻译,而这样的译文,很难在受众当中产生与原文一样的修辞效果。由此可见,修辞效果的对等,是非常难实现的。
  另一个阻碍因素是民族特征。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等的差异,同一语言代码(如果存在)在不同的语言中象征涵义通常是不同的。例如,“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权势、高贵、尊荣,但在英语文化中,龙是邪恶和残暴的代名词。在翻译过程中,这样的语言代码很难实现对等。此外,在不同语言中,某个语言代码的范围可能不同。如,“比喻”在汉语里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没有明喻和暗喻之分,但在英语中,比喻分为暗“metaphor”和明喻“simile”。因此,民族特征也增加了对等翻译的挑战性。
  

(二)句法差异

  翻译中的另一个难点是原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句法差异。当目标语中不存在与原语相同的语法规范时,对等翻译就很难实现。而这样的现象在不同语系之间频繁出现。当代中国最权威的语言学家之一,刘宓庆(1996)曾提出汉语的三个明显特征:语言结构系统非常灵活、语法结构非常含蓄、不存在动词时态,这与英语有着很大的差异:如,(除特殊句式外)英语句子里有主语,但主语却不是汉语句子的必要组成;汉语句子的主语形式也比英语句子的主语形式更加多样化:如,在汉语中,时间、地点、过程等都可以作主语;英语中的可数名词是单数或复数形式,且谓词与主语的形式一致,而中文却没有这样的要求。因此,句法的对等也很难实现。
  

(三)语用因素

  一般来说,作者在创作时很少会考虑到其受众可能和自己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作者会把自己熟知的文化或习惯当做理所当然的事,而忽略了它们可能对受众造成理解障碍或其他影响(Hou,2004)。实际上,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受众们可能很难跨越这道文化鸿沟。这就会造成原文和译文在语用上的不平衡。例如,“貌若潘安”中的人名“潘安”,如果用简单音译法来翻译,无法达到语用上的对等,而受众也无法理解背后的文化典故。因此,可能借助其他手段来帮助受众跨越这道文化的鸿沟。而这,也为翻译带来了挑战。